第392部分 (第1/5页)

退闳蘸笥兄靡芍���谌酥び胛镏さ拿媲埃�嗍俏藁翱伤怠!�

众人的视线,一时间全都凝在了三皇子的身上。

中元帝的注意力也被吸引了过去。

他阴沉的视线在他的身上停了停,又了然地瞥向了伏地的四皇子。

“孤从不曾发觉,孤的几个儿子,还真是感情甚深。”他不咸不淡地说了一句,唇角浮起讥嘲的笑意,将身子往后靠去,懒散地挥了挥手:“老三的话,孤且信了。传人证上来罢。”

三皇子的面上划过喜色,视线向四皇子的背影一转,便提声唤来了邢有荣,附在他耳边低语了两句。

邢有荣很快退了下去,未几时,便领着一个宫装女子,缓步进入殿中。

“回陛下,回诸位殿下,人证带来了。”他弯着腰说道,便往旁让了让,让那女子走到了前头。

众人定睛细看,便见这女子上着灰袄、下系蓝裙,腰间环着黑色的衣带,除发上插带着宫中规制的青玉簪,浑身上下光秃秃地,再无多余的装饰,却是一身宫中书女的服色。

第971章 语萧萧(蹄花儿和氏璧加更)

所谓书女,也就是宫中的一种女官,品级为三品。

自然,这所谓的三品也只是在仆役之中罢了,与宫妃的三品自不可同日而语,充其量也就是个有点身份的宫人罢了。

“此女姓竺,祖籍淮南,出身庶族,乃避暑山庄扫叶宫人,挂书女职衔。”三皇子介绍地说道,却是将这宫人的来历说得十分清楚,说完了便又从怀中抽出一页纸,双手呈上:“此乃宫书复本,儿臣也带过来了,请父皇过目。”

太子殿下并其余几位皇子闻言,皆面露讶色。

三皇子所说的宫书,其实就是宫人的花名册,上头记载着宫人的来历,连父母家人都是记录在案的,收在内司处备案。

三皇子连这个宫女的来历都抄录下来了,显见是早有准备,且准备得极为充分。

由此便可知,这宫女于他而言应该是极为重要的,甚至很可能是一位关键的人证。

可是,方才他在御前陈辞时,却始终对这宫女不提半字,偏偏四皇子这厢一被攻讦,他便把人给叫了出来。

这个时间点儿真是掐得极准,却是颇值得人思量的了。

众人的心中各自转着念头,却见中元帝就着邢有荣的手看了那复本两眼,点点头,也不说话,只将视线抛向了三皇子处。

那冰冷的、毫起情绪的眼神,让三皇子浑身一寒,刹时间后心冒出冷汗,两手也潮浸浸地起来。

只是,当此情形之下,他已是箭在弦上、骑虎难下,就算想要往后缩,他也是缩不回去的了。

这般想着,他终是鼓足了勇气,向那竺姓书女道:“竺书女,且将你当日所见所闻,全都说出来罢。”

秦素一脸淡然地看着这位竺书女,心如明镜,可见毫厘。

她就说呢,三皇子怎么就没备下一锤定音的铁证,匆匆忙忙地就上了阵?如今看来,他们最后的底牌,应该就是这个书女了。

此时,那竺书女已然拜见过了中元帝并诸皇子,端端正正跪在玉阶之前,却是侧对着秦素的方向。

不知何故,秦素总觉得,这竺书女似乎有些面善。

“陛下容禀,几位殿下容禀。”那竺书女慢悠悠地开了口,却是一口带着几分南方腔调的官话,听来倒也悦耳:“我自三年前分去避暑山庄后,先是管着水井杂活儿,后来又升任了扫叶宫人,却是专管清扫避暑山庄朝北那一面儿的山路并宫道,日日不辍。”

三皇子此时便插言道:“那朝北的一面儿包括北山口并惠风殿,是么?”

竺书女立时躬了躬身:“是的,三殿下。那一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