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部分 (第2/5页)

的租庸税收,占有三分之二。你愿意换成一万八千亩的边疆荒地?”

“具体数目上可以再调整,总能找到一个让功臣勋贵们满意的数字的。比如实封一户换十亩田,改成实封一丁换十亩如何?这样可就立马涨了好几倍。”

李世民笑笑,一丁换十亩,那李超岂不是一下子能获得十二万六千亩地?就算普通的勋贵,如果是三百户真封,哪怕按一户算三丁,一丁换十亩,也等于有九千亩了。

哪怕是荒地,好像也有点多啊。

“陛下,我倒真觉得不算多,你想想,只要是封在那些边疆的边疆,比如说是辽西,比如说是陇西、陇南,甚至是河西那些新拓之地,或者极边之地,那些地方人少地多,本来也是空着。如果封给功臣勋贵们,他们能代替朝廷去开垦,安置家奴们充实边地,拿一些本来就闲置的边地,换得勋贵们的忠心,还能让朝廷每年节省下大量的财税支出,这不是好事吗?”(未完待续。)

第433章 封建诸候

唐朝的功臣是没有裂土分封的,再大的功能也顶多是真封食邑。能混上一个实封贵族,那已经算是到顶了。区别,仅是实封数量多少而已。

大唐规定封户是三丁以上,七丁为限。实封贵族们占有的封户,一般都是各地的富户,高资多丁。

按李超知道的一些资料,仅太宗一朝就有一百一十一户实封贵族,共占七万一千封户,平均一个实封贵族占有七百户左右。

这么多的封户,如果按一户四丁计,则合二十八万四千课丁。

贞观之时全国有户三百万,一家五口,合一千五百万。而这一千五百万人口中,课丁一般只占到口数的百分之十五点五计。

算起来,全国三百万户,一千五百万人口,实际上纳税的课丁只有二百三十二万五千丁。

这么一算,实封贵族就有些吓人了,占全国总户数不到两万七千分之一的实封贵族,却占有全国百分之十二的课丁。

平均每一家占课丁二千五百五十九人。

李世民数学不太好,今天在书房里算了半天,算出来的结果下他一大跳。如果他要大封玄武门功臣,怎么也得封个四五十个真封,还得安慰下他老爹的人,还得安抚下他兄弟的人,算下来,再加上他老爹实封的那些,尤其是还得加上宗室的这一大块。

那么他就会有一百多户实封贵族,这些人哪怕只有每封户取四丁算,都能占掉近三十万课丁。

大唐有编户和非编户,有课户和不课户。

编户就是良民,课户就是向朝廷纳税的丁口。那些官员是不纳课的,府兵是不纳课的,僧人、道士、尼姑、女冠他们也是不纳课的。

还有那些奴隶,也一样不纳课。

反正算来算去,李世民发现一个很大的问题。

杨广的大业之时,天下都有近九百万户人口,拥有近五千万人口。可到了他手里,居然只剩下了三百万户,一千五百万人口,课丁更是少的可怜,居然只有二百三十来万课丁。

堂堂大唐帝国,只能征收到二百三十来万份租庸税。

每课丁的税都是相同的,每丁纳租粟二石;调则随乡土所产,每年交纳绫(或绢、絁)二丈、绵三两,不产丝绵的地方,则纳布二丈五尺,麻三斤;一年还要做二十天免费的劳役。

一丁纳粟二石,二百三十来万丁,缴纳的粮折粟一年也才不到五百万石。

李世民是不相信打仗打死了这么多人的。

实际上隋朝从大业七年开始乱起,加起来都不过乱了十年左右,到现在,都没有超过二十年,哪里能一下子死了三千多万人口。

李世民很清楚为什么人口数量少了这么多。

主要还是隐户太多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