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 (第4/5页)

阁飞檐,比屋连甍,千庑万室。城中男女丽服靓妆,冠带并混,华舆高轿相倾,喧嚣行客,飞扬尘井。沿街榕树虬盘,翠叶生风,清早阳光于叶隙之间洒下,如金线生辉,飘曳不定。

支七寻了处茶楼坐下,问了小二,方知此处是召州城。这城中佛宇甚多,倍是香盛,支七打听了那城郊西北处有一开元寺,乃“百万人家福地,三千世界丛林”,新罗、暹罗诸异番僧侣也常来取经听课,法名远扬。这寺中监院弘悯法师犹为大德,一条妙舌生莲花,两手合什如贝叶,据云乃师子尊者转世修行。支七听罢,他于此修道一事,原自懵懵懂懂,未曾有何师承,只因机缘凑合,看罢道德看佛经,方摸出这怪异法门来。是故见闻此处有大德,便生了寻访之心。

出了城门,一道清江东去,两崖荻高如人,风一吹拂如碧浪滚滚,与江水混成一色。远处白云空际,蔚蓝似琉璃碗罩,如此美景,支七在乌鸦山中那曾见过,不禁在桥上驻足一会,待他到了开元寺,已是响午时分。

那开元寺乃伽蓝七堂之制,望去重檐飞阁,于碧山中深藏浅出。正中三门洞开,上有乌底金字大匾。善男信女有出有进,或竹篮香袋,或仆从三两,有施施然者,有趋趋然者。

支七正要跨进山门,突然金光一闪,却是踏在虚空,只见两个肌黄股瘦的伽蓝神,铜铃大的巨眼混浊浊,脸上横肉如壑,黑须似箭,口生獠牙怪齿。左边一个手执黑沉沉钢鞭的伽蓝神喝道:“你这妖怪,竟敢闯入佛门之地,罪孽不轻!看鞭!“说罢一鞭扫起罡风就向支七当头砸去。

支七一个鼠窜,忙闪了一边,口中急忙分辨:”莫打莫打,两位。在下虽是一个鼠妖,却未曾做过伤天害理之事。今番前来,只是想听弘悯大师一番真经,闻说我佛言众生平等,莫不成有别。“那钢鞭伽蓝登时大怒,口中大骂:”你这妖怪,倒会狡辨。“旁边那执黄澄宝剑的伽蓝神倒打住了他,道:”你这妖怪,竟是晓得我佛之理。不过这佛门圣地,岂容妖类进入,你快些离去,莫再多言。“支七又道:”两位大神在此,那有妖类敢来滋事,况且那凡夫俗子眼不识妖,我又便是来见那弘悯大师,闻说他乃师子尊者转世,若他驱赶于我,我自离去。两位你看如何?“说话时支七一脸陪饶,他见那宝剑伽蓝一手在旁张开,悄递了几锭银子过去。

钢鞭伽蓝正要说话,那宝剑伽蓝忙推开了他,道:”嗯,我看你求法问佛之心甚真。也罢,我俩便破例一次,你速去速回。“铜鞭伽蓝在一旁尚要发问,宝剑伽蓝在他耳边轻语一番,顿时懊恼不管,嘴上叼念道:”这佛寺门神真不如人家门神,除了和尚偶尔打个牙祭,镇日清冷连香火都不曾闻得几分。也罢也罢,你快些进去。“言罢,大手一挥,把支七送了出来。

支七瞄见未有人诧异,方自抹了下汗,进了山门。中间那一大院,立一黑铜大鼎,高香密簇,梵香缭曼。大院两角落处分别立了一根石幢,支七望眼过去,识海中那宝珠隐隐有些跌动,按奈此时人多,不能细看。再上去便是大雄宝殿,支七寻个僻静处逮了个小和尚问道:“这位小师傅,敢问弘悯大师在那?”

那小和尚连忙合什,道:“檀越有礼了,监寺轻闲不见生客。不知檀越寻他何事?”

支七道:“无他无他,寻大师指点迷津。”

小和尚道:“阿弥陀佛,原来是位居士。监寺尚在后山冥坐,居士可自去寻访。”

支七道:“有劳了。对了,这位小师傅,那寺中两石幢是何宝贝,我适才见隐隐有佛光照出,不晓得是何故?”

小和尚一脸狐疑,顿了顿方道:“阿弥陀佛,小僧在寺十年,未曾见得佛光,居士一来便见了,真是有缘人。去时闻老师傅说,那石幢左为尊胜幢,刻《加句灵验佛顶尊胜陀罗尼》;右为准提幢,刻《准提陀罗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