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部分 (第2/5页)

到一九三九年,美国联邦政府的债务负担已是超过当年联邦税收总额。

在这个时候,这几乎是无法想像的事情。

此外,美国各个州政府也背负着沉重的债务负担。

如果把美国各级政府的债务平均分摊,相当于每一个美国人欠债数万美元而在一九三零年代,这笔钱差不多能买到一公斤黄金。也就是说,美国的债务负担,差不多相当于一万吨黄金了。

更重要的是,依然有很多由经济危机引发的问题并没得到解决。

比如,到一九三九年底,美国依然有大约六百万失业工人,相当于美国可劳动男xìng人口的百分之二十。

这是个什么概念?

即便绝大部分fù女都不用工作,也意味着每五个劳动力中,就有一个失业。

罗斯福非常聪明,也就知道新政救不了美国而真正能够把美国带出经济危机泥潭的只有战争,而且必须是一场大规模战争。

说白了只有战争能够消耗掉堆积如山的物资,也只有战争能使美国的工厂获得订单。

问题是,美国上下却不愿意卷入任何一场战争。

显然这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历有着密切关系。当威尔逊带着美国参战时,美国民众都认为,新锐美军将是欧洲〖民〗主与〖自〗由国家的救星,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英法,击败独裁的德意志第二帝国。

可惜的是美国大兵还没踏上欧洲大陆,法国就战败了,紧接着英国也战败了。美国不但没有成为欧洲〖民〗主〖自〗由国家的救星,反而在这场战争中赔进去了几十万名军人,还得在战后承认德意志第二帝国的世界大国身份,甚至得默认德意志第二帝国独霸欧洲大陆。

这一结果,极大的打击了美国民众的信心。

自此之后美国盛行孤立政策,绝大部分美国人都认为,美国没有理由为欧洲国家流血牺牲。

显然,罗斯福再有威望也不可能改变这种根深蒂固的观念。

一九三三年,也就是罗斯福担任总统的第一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永久中立法案”在法律上确立了美国的中立地位。后来也正是受这部法案限制,美国才没有与任何一个国家缔结同盟条约。

问题是,中立只会让美国与世隔绝,不会给美国带来任何好处。

罗斯福非常清楚,如果美国不能参与下一场战争,那么美国就将永远失去成为世界霸主的机会,也将永远不可能与发展壮大的德意志第二帝国、甚至是东方的〖中〗国对抗,在新的世界秩序中失去发言权。

当然,罗斯福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改变美国人的传统观念。

为此,他就得让所有美国人相信,美国加入欧洲战争,是在捍卫〖自〗由与〖民〗主、是在捍卫美国的利益。

当然,首先就得丑化敌对国。

正是如此,罗斯福才在这个时候出面,在法德之间进行和平翰旋。

可以说,罗斯福非常聪明,是一位非常难得的、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比当初的威尔逊强多了。

罗斯福的如意算盘很简单:如果德意志第二帝国不肯在谈判中让步,那么德意志第二帝国就将成为战争的发动者,至少绝大部分美国人会相信。正是德意志第二帝国过分压迫法国才引发了新的战争:如果德意志第二帝国做出让步,法国就能获得生存空间,也就有机会发展壮大。

更重要的是,罗斯福非常清楚,德意志第二帝国不大可能做出让步。

这样一来,德意志第二帝国就将站到爱好和平的美国民众的对立面上,成为美国民众眼中的邪恶国家。

也许,美国民众依然不会让总统率领美国参战,但是肯定会同情受到欺辱的法国,而美国国会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