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 (第3/5页)
恋,常宽说,他最早的感情萌动是小学5年级,但真正的初恋是在初三。怪不得,那么早就“投入了爱的怀抱”,并在日本一举夺得“总指挥”奖。
我问常宽,成功的含义是什么?他说,有房子、汽车、地位和金钱,是成功,但一个男人最成功的意义在于超越自己。
常宽在日本获奖后,十年来,歌路已有改变,他最新的专辑《宽》由华星制作,主打歌是他创作的《OH,BABY》。
我相信,常宽离开了“爱的怀抱”,会获得更广阔的世界。
常宽的生日聚会在生日的最后一分钟里结束,这也意味着新的开始。
95年6月28日 星期三 晴
晚上在招待所和郑钧在电话里聊了一个小时,中间因有人要打电话故中断了几次。
【回放】
追求精神家园的自由与宁静
——郑钧印象
采访郑钧是一次很独特的经历,约了好多次,但一直没有机会。后来就在电话里聊了两个小时。
失却了面对面的交流,在电话的那一头,郑钧给我的感觉很亲切,很柔和,很安详。他真诚地打开了心扉,往事便从心里流向话筒。
“我是西安人。1987年考入杭州电子工业学院学习工业外贸。大四的时候,为了出国,从学校退学回家。在等待签证的日子里,我在家呆了两年。这两年,没有收入,没有工作,没有出国,也没有希望。为了弹吉他,我便随一个草台班子外出走穴,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那个很棒的电吉他。”
“后来,也曾在西安的歌舞厅做了一个月,为了谋生。这期间,我的精神的追求和现实的环境产生了摩擦,但无法挣脱。我是一个早熟、敏感的人,不甘于平庸,向往宁静的生活,精神上需要一种解脱。于是,在某个下午,便产生了《回到拉萨》。”
“我在92年到北京办理出国签证。这期间,遇上了‘黑豹’乐队的经纪人郭传林,他听了我的演唱小样,便力邀我留下来在北京发展,还推荐我与香港‘红星唱片社’签约。在出国与签约的选择中,我选择了后者。”
于是,中国的乐海上空便飘飞起《回到拉萨》那优美、苍凉的歌声。于是,许多中国人由此而认识了他——郑钧。
郑钧不是一个功利性很强的人。他不会为了挣钱、为了成名而走入职业化的模式。他追求精神家园的自由与宁静。他向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归隐生活。其实,《回到拉萨》就是他的一种精神归宿。他说:“我喜欢享受创作过程中的快乐。钱与名是一种外在的东西,我不会为了它而去做一个职业化的音乐人。”
郑钧与“红星唱片社”签约两年,开始也很艰难,第一年什么也没干,因为唱片社还只是一个空架子。郑钧靠家中的钱维持了一年生活。第二年开始做《回到拉萨》的专辑。推出专辑之际,也就是签约期满之时。郑钧在做完唱片宣传之后,就没有再续签。其中有两个原因,第一是由于公司的人员不稳定,第二是唱片公司的老板总有一种香港人的优越感,总以为自己比大陆人有钱。郑钧心想,大陆人怎么啦,大陆人没钱可有创造力。故离开了公司。1995年,郑钧成为一个独立的人。他一边埋头写新歌,一边参加演出。并于春节后,在深圳注册了“正月文化传播公司”,但主要工作在北京运行。
郑钧喜欢享受生活的乐趣,平时喜欢弹吉他,没有目的地弹只为了听吉他发出的声音。他喜欢游泳,但不太爱对抗性很强的运动。郑钧很直率,交朋友注重意气相投,不喜欢城府很深的人。他说:“至今,我身上还保留着很浓的学生味道,我不喜欢像某些人那样,把自己表现得像个艺术家。”
今年下半年,郑钧将出任高晓松编导的影片《青铜时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