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部分 (第4/5页)

应该由张参军来审问,只是我比较心急,所以越俎代庖了,等会儿张参军还要再问一遍。”

他又问参军张述道:“张参军,我的审讯可有遗漏?”

第二十八章 迎头痛击(下)

刑曹参军张述是灵武郡太守张庭之弟,跟杨元庆多年,深受杨元庆信任,他为人严厉正大,不徇私情,绰号铁面判官,上至总管杨元庆,下至普通士卒,他都一视同仁,连兄长张庭也受过他的刑杖,在丰州军颇中有威望,这次东征,他掌管丰州军军法。

张述看了看手中的清单,起身施礼道:“回禀总管,遗漏了四个问题,一个乙级项,就是对方的帐间距,其余都是丁级项,问题不大,卑职等会儿再补问。”

徐世勣从张参军手中接过审问书,上面密密麻麻有近两百个问题,按重要程度分为甲乙丙丁四个大项,令他叹为观止,直到今天,他才终于初窥到了丰州军严密的制度,和丰州军一比,瓦岗军真的是乌合之众。

杨元庆拍了拍他肩膀,语重心长道:“丰州军之所以能以一己之力击败三十万突厥大军,并不是偶然,秘诀就在于有严密的制度,带兵打仗不是靠运气,更不是靠拍脑门兴之所然,所有谋略的决定,都是建立在大量的情报分析上,我之所以撤军二十里,就是等李叔良的探子送上门来,我再从探子口中反问到他们的情报,希望通过这次战役,你能迅速适应丰州军的制度,我便可以让你独挡一面。”

徐世勣默默点头,他打心底里服了杨元庆。

这时,几名亲兵将一套兵甲拿上,摆放在地上,杨元庆笑道:“我们来看看敌军装备。”

盔甲、横刀、长矛、盾牌、弓箭、靴子,杨元庆一一细看,对徐世勣道:“都是军器监打造的最精良之物,连靴子也是三层牛皮底,他们的装备还超过了丰州军,再想想昨天晚上他们从哨塔报警到弓弩军压营应战,前后只耗用了极短的时间。我可以断定,这两万人是李渊最精锐的军队,有这么精锐的军队,还不敢和我面对面应战。足见李叔良谨慎得过头了。”

杨元庆又看了一眼徐世勣,见他若有所思,便问:“你认为这仗该怎么打?”

徐世勣沉吟良久道:“要想以最小的伤亡获胜,卑职认为应该发挥丰州军夜战的长处,只是卑职还想不到破解李叔良营盘防御的办法。”

杨元庆注视着桌上放着的几枚铁蒺藜,那是他们从敌军营盘外采集来的样本,他淡淡笑道:“要破他的防御。对我来说易如反掌。”

…………

天渐渐地黑了,李叔良的大军依然没有拔营,丰州军在中午时便已经出现在五里之外,虽然只有千余骑兵,但这就是一个很明确的信号,对方要和他决战,一向谨慎的李叔良更不敢轻举妄动。

随着夜幕降临,丰州隋军大队军马开始出现大营北面两里处。李叔良站在高高的哨塔上,他可以清晰地看见对方军队,队列整齐。李叔良心中极为不安,他不明白对方此时列阵是什么意思,难道他们想夜战不成?

两军作战除非是夜间偷袭敌营,在混乱中取胜,在正常情况下,一般都不会进行夜战,这主要是夜间看不见指挥军旗,而且两军士兵容易混淆,出现自相残杀的情况。

但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如果一方有过专门的夜战训练。通过有力的指挥也能进行夜战,丰州军就有过专门的夜战训练,而且也有夜战经验,杨元庆率领这支军队是丰州军的最精锐,夜战是他们的优势所在。

李叔良隐隐猜到了杨元庆的用意,他紧张地对刘弘基道:“看他们的阵势。是要冲击军营了。”

刘弘基的紧咬嘴唇,他心中的紧张更甚于李叔良,对方必然是找到了破他们防御之策,他回头看了看大营,他很担心对方用火攻,毕竟杨元庆善用火是出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