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部分 (第1/1页)
通信烧掉。
另一张是他写的遗嘱,把黑郁金香球根赠给萝莎,不过有一个条件,就是用这笔十万弗罗林的嫁妆,她必须嫁一个二十六岁到二十八岁,会爱她、她也会爱的年轻人。
虽然高乃里于斯没有死,这遗嘱已经严格地办到了,其实也正因为他没有死才办到的。
最后,为了抵制以后的忌妒者——上帝也许没有空把他们像赶走依萨克·博克斯戴尔一样赶走——他在大门上写了格劳秀斯逃走那天刻在牢房墙上的诗句:
有时候一个人受的痛苦太多,使他有权利永远不说:“我太幸福了”。
译后记
郁金香这种美丽的花,原产于小亚细亚,一五五九年经由君士坦丁堡传至欧洲,在这以后的一百多年中,这小小的植物给整个欧洲带来了轩然大波,特别是在荷兰,甚至出现了举国若狂的郁金香热。大仲马的《黑郁金香》正是以十七世纪荷兰的激烈的政治斗争为背景,通过培植黑色的郁金香这条线,描写了一对青年男女的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
荷兰在十六世纪发生了世界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成立了七省联邦,也就是荷兰共和国;荷兰的工业、航海业以及海外殖民扩张都有了巨大发展,成了世界强国之一。但是它与西班牙、法国以及十七世纪中叶兴起的英国之间的战争连年不断,国内北方的资产阶级与南方贵族之间以及宗教、政治派别之间的斗争也此起彼伏。本书提到的约翰·德·维特在与奥兰治派的斗争中被资产阶级推举为议长,掌握了国家实权,一六六七年制定《永恒法令》,废除了由奥兰治家族担任的总督制,削弱了奥兰治家族掌握的军权,但是到了一六七二年由于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的突然入侵,奥兰治派利用这个挫折废除了《永恒法令》,恢复了年轻的奥兰治亲王的总督地位,并且引发了民众的反对,一六七二年八月二十日在海牙发生了暴乱,约翰·德·维特和他的哥哥高乃依·德·维特惨遭杀害。《黑郁金香》的故事就是从这一个日子开始。大仲马善于以丰富的想象力和编造故事的技巧来描绘历史事件,正是这个历史事件给故事带来了惊心动魄的悲壮气氛,深深地打动了读者,使读者带着浓厚的关切心情关心着故事情节的一步步发展。
望·拜尔勒和萝莎,一个是判了无期徒刑的要犯,一个是监狱看守的女儿,他们的爱情是纯洁的,真诚的,它和博克斯戴尔的仇恨和忌妒以及格里弗斯的凶狠残暴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他们历经艰辛,合作培育出的黑郁金香正是他们爱情的象征。
世上是否真的有黑郁金香呢?译者孤陋寡闻,但译者看到一九八三年五月十六日的《新民晚报》有枕书先生写的一篇名为《郁金香》的“博物小识”,提到这样一个传说:海牙有一个皮匠所种的郁金香中,有一株开了黑花,马上有人来找他出让,最后这株黑郁金香换得一千五百金币。但来人接过那株黑郁金香,立即将它摔在地上,狂暴地践踏它,不用说皮匠,连旁观者也给弄糊涂了。原来这人自己也种郁金香,巧的是他也种出了一株黑色的。为了保持“唯一的黑郁金香”的称号,他不惜代价,不择手段,非把对手摧毁不可,他一边踏,还一边对皮匠说:五分钟以前,你如果要一万金币,我也只好给你。
译者引用了这个传说,目的在于说明黑色的郁金香即使没有,也是人们的一个梦想。梦想如不是空想,也有可能实现的机会。也许早已经实现了,只是译者不知道罢了。这部小说一九七九年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历年共印三十三万二千册,由此可见读者对它的喜爱。现经重译,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错误不妥之处仍所难免,盼读者给予指正。
郝运
一九九O年十一月二十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