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3部分 (第4/4页)
比较难的和弦了,一个是调式比较复杂,另一个就是所在的音区比较高,而且还是一个不协调的减三和弦。按理说,就算是能听得出来,也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毕竟这个和弦和标准音高6之间的距离,根本毫无规律可言!
然而,这只是一个开始!
陈楠接下来弹了一个降D大调的属七和弦,这一次有四个音,而且不是原位,按理说断无可能像上次一样,迅速地判断出这四个音的具体位置。然而,让众人不可思议的一幕再次发生了。几乎就和上次一样,陈楠的琴声刚落,楚扬的答案就已经出来了。依然是丝毫不差!
如果说之前楚扬听出那个减三和弦,几位老师还是有些赞赏的话,这一次楚扬的表现,则已经让他们倒吸了一口凉气!
要知道,这个属七和弦的根音,距离标准音高6,可远的不是一点半点,而且具有强烈的离调倾向,就算是单独判断出第一个音,都需要仔细地经过一番推敲。
对于没有经过专业的听音训练的人来说,可能很难理解,测试者是怎么一下子就听出演奏者弹的是哪个音。其实,这样的辨别能力,建立在对音阶、音程的极度熟悉一样。就像是一开始的时候,跟着钢琴唱“哆来咪发唆拉西”,唱个几遍,只要不是天生跑调的人,都会唱得比较准确。这个时候再让你去隔开中间的某个音去唱,比如说隔开“来”和“发”,就唱“哆咪唆”,这就是C大调的一个大三和弦。那么,隔开两个音之后,又如何能唱准呢?这就建立在对C大调音阶的熟悉基础上,因为脑海里已经有了七个音的固定音高位置记忆,所以唱完了哆之后马上唱咪,在脑子里就会按照惯性将那个丢掉的“来”给补上。再唱得多了。就算不补那个“来”,也能在唱完了哆之后马上就唱咪,这就是在对音阶的相当熟悉基础上,建立了每个音的绝对音高概念。
经过这样的训练之后。只要给受训者一个标准音,一般情况下是给小字二组的a,也就是“啦”,这个是标准音高,在物理上用振动频率来定义。a=440HZ(赫兹)。训练有素的受训者,在听过这个a之后,以它为“标准”,就可以迅速准确地唱出C大调的其他各音,甚至距离远一些,在一个八度以上也可以准确唱出来。
再进一步,就是听或者唱出一些变化音,带升降号的。同样是按照上面的训练方法来,这一次是要训练半音阶。
一个音的听音练好了,接下来就是双音。两个音一起弹。要一次把两个音都听出来。同样也是先在C大调上,然后加入变化音。
两个音之上就是三个音的和弦,一样是先C大调的常见和弦,之后是变化和弦,再之后移调……
三个音之后,就是四个音的七和弦,五个音的九和弦……
一般来说,听音练习和测试,四个音就是极限了,而且还要是那种有规律的和弦。像楚扬刚刚听到的这个属七和弦。就属于离调又转位之后的,四个音的听辩练习,在上面所讲的渐进训练中,这已经是位于最顶端的极难的练习了。
就算是对听力最为严格的作曲系的学生。想要听出这样一个和弦,最起码也要经过十秒左右的思考,然后才能慢慢地说出每一个音的准确位置。像楚扬这样的秒回,基本上就等于是超级天才一类的了!
要知道,这虽然看上去不可思议,但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在这个世界上还是有一些在某些领域有着特殊天份的天才的。有一些人天生就对音高位置很敏感,他们甚至可以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