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部分 (第3/4页)

后说的是对着,天下的父母自然希望儿女过得好,沈家怎会例外?道:“儿臣以为婕妤以下各晋一级、婕妤以上唯傅氏和许氏晋一级,以庆嫡子诞生,母后觉得呢?”

太后摇摇头,“不好,对于那些女人来说不是自己的孩子诞生如何都不会高兴的,然而弄巧成拙,且皇后也会有想法,倒不如以大封六宫为由,傅氏和许氏都不必晋升了,一宫主位妃嫔都不晋升,你对她们好些,多去她们的宫里,前朝大臣也是知道的。”看了皇上一眼,见他脸上没有异样,叹一声,本不愿说出口的话也还是说出口了,“哀家眼瞧着沈昭容还是不错的,她为人处世、言谈举止都不错,最要紧的是她对你很上心,你也对她好点,后宫除了皇后外,哀家对她最放心,本以为赵氏是个好的,没想到她一心只扑在宜欣身上,对你很是疏远,可沈昭容却能两者兼顾,很好。”

“是,只是……沈昭容她,再说吧!”

皇上匆匆离开寿康宫,独自去了凤朝宫,皇后在床上歇着,殿里静悄悄的,皇后缓缓醒来,起身与他说话。他将母后的话告知皇后,皇后这些日子也得知了立太子之事,她心里是不愿的,所谓树大招风,曜儿已是嫡长子,若再立为太子,多少双眼睛盯着他。她只想她的孩子平平安安,有没有那个位子没什么要紧的,有了也是喜上加喜,没有也无所谓。宜珍自愿和亲已经让自己及整个姜家愈发尊贵了,家族中出了这样的公主,没有人撼动得了姜家在朝中的地位,自己在后宫中的地位。

皇后脸上浮起一丝笑,“曜儿还小,眼睛都没睁开,臣妾怕他不能胜任太子之位。一旦成了太子,多少双眼睛盯着他,臣妾只盼着他和宜珍平平安安的。”

皇上旋即意识到了,抱住皇后,暖上心头,“放心吧,朕会护着你和孩子的,只有朕的嫡子才能坐那个位子。”

次日,朕以大封六宫为由下旨婕妤以下妃嫔晋一级,婕妤以上妃嫔准其母家人看望一次。旨意突然,六宫虽高兴,却猜不出由头。

☆、第十四章 一念之间(1)

嫡子满月宴格外隆重,一纸诏书,东宫有主,止了连日来的传言,因着前朝后宫在此之前皆有封赏,故嫡子立太子之事可谓‘众望所归’,再无半丝反对之声。即使有也不过是寥寥之音,起不了多大的作用,立太子所有事宜待嫡子周岁时再补上,即便如此,嫡长子尤之曜也是景华朝唯一一位太子,小小年纪荣登太子之位,前无古人,自然也未必绝后。

满月宴后,因着皇后要照顾皇子公主,外加处理宫务,格外繁忙,皇上便很少留宿在凤朝宫。恭贵姬借可怜夭折的皇子为由又坐上了宠妃一位,因太后相劝皇上,皇上也常常宿在嘉仪殿,沈昭容隐隐起势,却仍不敌恭贵姬,可比之旁人已然好上许多。

四月一过,初夏接踵而来,秀美的月季、艳丽的芍药、淡雅的琼花、明媚的海棠争相绽放在繁花园,引得众人纷纷往繁花园观景。

身处嘉仪殿,望向窗外,透过窗棂能看见繁花园各色娇花,沈嘉玥独倚在窗边,望着行人路过繁花园,总会停下来,观赏一会子再匆匆离开。众妃嫔中丽贵嫔最爱月季,曾让东宫遍开月季,如今她再不能让月季遍开满园,花相似人却不同。片刻出声,“锦织,本宫渴了,拿杯水来。”

沈嘉玥见锦织没有应声,又唤了几次,仍是一片寂静,只觉不寻常,回身瞧见一身明黄色服饰的男子在茶几上倒水,顿时心中一暖,眼前浮起一层薄雾,天下之主亲自做这些事,虽是小事,但他却肯做,泪不自觉的滚落下来,滴在衣襟上,湿了一大片。

皇上倒完水,稳稳拿过来,见到泪流满面的沈嘉玥,哑然失笑,又有些怜惜,“这是怎么了?好端端的怎么哭了?”

沈嘉玥听此,泪水更是止不住,哽咽道:“让皇上做这些事,臣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