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部分 (第2/4页)
白这个渔网怎么玩,只能问洪涛。
“看到没,这里这一大排浮球,挑一个挂在网的一头,先把浮球扔海里去,哎,对,别犹豫,直接扔!”洪涛站在绞盘旁边,指手画脚的指挥着王健干活,这会儿他可真是在耍滑头了,不过王健正在忙活,一时还没反应过来。
“奥德,控制好船速啊,我要下网啦!”当王健把那个大浮球连在渔网上,让后扔下水之后,洪涛按照纪录片上的情景,冲着舵楼里的奥德大喊了一声,还做了个ok的手势。
“埃尔克,看来咱们要输啊!他们干起来虽然不是很熟练,但是流程都差不多对啊,你闺女从哪儿找来这么两个中国人?喝酒不比咱俩差,钓鱼肯定比咱俩强,人家都是欧洲钓赛的冠军了,怎么还会捕鱼啊?我看你这顿鲸鱼肉保不住了。”奥德一直在回头看着洪涛和王健的举动,看到洪涛叫他提速,偷偷的和旁边的埃尔克聊上了。
“只要维朗妮卡能多回来几次,我天天请她们吃鲸鱼肉都愿意,我来开船吧,你去盯着点,别让他们被渔网给拖到海里去。”埃尔克接过舵轮,奥德从舵楼里走出来,带上防雨帽,站在洪涛身后,盯着他和王健的一举一动。
其实布设刺网并没什么难度,只要把浮球和刺网连接牢固,再控制好绞盘的转速和渔船的行驶速度,渔网就会被浮球的阻力带入海中。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如果渔网有缠绕的地方,就用船尾滚筒前的一个横杆把渔网快速上下震动几下,把渔网抖开就可以了,这玩意还有个学名叫“抖网器”。
洪涛和王健配合的不错,一个人站在船中部负责控制绞盘,一个人站在船尾部负责控制抖网器,很快就把第一片200米长的刺网放完了,最后再把刺网的尾部挂上一个大浮球,就算大功告成。
“饺子,你这个手艺是和谁学的?”奥德帮着洪涛把第二片刺网的卷上绞盘,很好奇的问。
“嘿嘿嘿,我是在电视上看到的,有一个纪录片演的就是用这种船捕鱼,不过不是你们这里,而是在加拿大。”洪涛不再装神秘了,把答案掺了一半沙子告诉了奥德,其实他前世看的纪录片就是拍摄的挪威海域。
“哦,没错,冰岛和加拿大也用这种渔船捕鱼,不过他们捕的是金枪鱼,用的是双层刺网,比这麻烦一点,原理差不多。”这次洪涛又蒙对了,奥德不仅没怀疑,还帮着洪涛把谎话圆了园。
五百一十一章 收获
“你们这种刺网孔径有限制吗?十指或者十二指?”洪涛略微懂一点刺网的规格,这种东西在他小时候经常有人玩,那时候清河、沙河还真的存在,他姥姥院子就有一个老头没事就骑着车去那边下粘网,捞点小鲫鱼回来整个院子里每家分一点。
刺网也好、粘网也好,想要捕到鱼,网眼的宽度是一个重要指标。比如你像抓小白条,就去买二指或者三指的粘网,要是想去抓大个体的胖头鱼或者鲢鱼,就去买六指或者七指的网。
这个指就是手指的意思,几指宽就是指网眼的宽度,因为刺网或者粘网的捕鱼原理就是把网布设在鱼类游动的主要水面上,这些网的上端隔一段就会有几个小浮子会让整个渔网上端漂浮在水面上。而渔网的下端隔一段也会有一个配重,可以让渔网下端沉入水底。
这样一来,整张渔网就在水中形成了一睹看不见的墙,只要鱼儿从这里游过,一不小心就会把脑袋钻到渔网的网眼中,这时候由于大部分鱼类不会倒退游动,被东西卡住脑袋之后就会拼命折腾,结果周围的网丝就会把它缠住,越挣扎缠得越紧,几乎不可能跑掉。
按照这种原理,网眼就成了捕捉各种体型鱼类的一个标尺,网眼越大捕捉的鱼个体越大,所以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刺网比那些拖网、围网都要环保,只要控制好刺网网眼的大小,就可以做到只抓大鱼,放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