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 (第4/5页)

跨进大门的门槛,已是异口同声地发出一声犹如霹雳、震动了半座朝歌城的大喝:“师父回来喽!”

“这两个家伙,还是这般毛躁!”李靖无奈摇头,跟在方氏兄弟的身后进了家门。

今日恰逢十旬休暇之期,李秉直此刻也在府中,正陪着妻子品茗闲谈。蓦地听闻这一声大喝,老两口手中的茶盏同时滑落在地上摔得粉碎。

杜氏一把抓住丈夫的衣袖,颤声问道:“老爷,我没有听错罢?方才可是方弼和方相在喊?”

素来稳重的李秉直也罕有地现出激动神色:“没错,这是方氏兄弟的声音,是靖儿回来了!”

老两口相携离座起身,快步往室外走去。刚出房门,他们先看到方氏兄弟满脸喜色地跑进院子,正要开口询问,一条人影已经疾风般从两兄弟之间掠过,翻身拜倒在夫妻二人的身前。

李靖双目如电,隔远便见父母鬓边已多染了几缕霜华,脸上也添了几条沟壑,其中虽然有二老年岁渐老的因素,更多的只怕还是由于对远行在外的自己的思念和牵挂。想到此处,他也不由情难自已,语带哽咽地道:“爹爹、娘亲,靖儿回来了!”

杜氏一把将跪在身前的儿子抱在怀中,泪如雨下。李秉直也有心上前,却终究顾及自己平素扮演的“严父”角色,想要故作淡然地说一句:“回来便好。”却难掩内心的激动,将这一句话翻来覆去地重复多遍。

激动过后,杜氏将李靖从地上拉起来。一家人刚要到室内叙话,忽听到院门外传来殷夫人冼氏爽朗的笑骂声:“靖儿这没良心的小坏蛋终于舍得回来了么?”

第五十一章家宴

听到冼氏的声音,李家三口人同时转头回望,果然看到殷仲达夫妇从门外走了进来,李靖急忙上前施礼拜见。

殷仲达含笑摆手让他起身,冼氏却没好气地数落道:“你这小子忒也狠心,一走便是三年,连封信也不知捎回来。我们这些老家伙还好,不过是心中多些记挂罢了。只苦了我们家雪儿,背地里不知为你流了多少眼泪……”

李靖心中有愧,恭恭敬敬地垂首受教,直到冼氏骂得没了劲头自己住了口,才向殷仲达夫妇后面张望了一下,赔笑问道:“伯父、伯母,雪儿呢?”

“雪儿生你的气,不肯来见你!”冼氏没好气地回了一句。

倒是殷仲达看不过眼,在旁边扯扯老伴的衣袖,对李靖道:“靖儿休要听你伯母胡说,雪儿如今也是大姑娘了,便是心里想着你,面上也不好意思。此刻她正在我家的花园中,你自己去找她说一会儿话。稍后你们一起到这边来,今夜我们就在这边叨扰一餐,大家好生热闹一番。”

李靖答应一声,转身辞了父母,颇有些急切的出门去了。

殷仲达望着李靖的背影,转头对李秉直笑道:“贤弟,这两个孩子已经十七岁了,我们是否该打算一下他们的婚事了?”

李秉直捻髯微笑:“小弟也正有此意,不如就等转过年后,靖儿和雪儿年满十八岁,就把婚事给他们办了。”

两位夫人见自家老爷说得越来越高兴,便让他们两个到室内叙话,自己亲自到厨房坐镇指挥,安排今晚的筵席。

李靖出了院门,却不往大门那边去,转而绕到自家的后花园。殷李两家比邻而居,中间只有一墙之隔,少时李靖想到殷府,只要没有父亲在一旁看着,经常凭着一身功夫直接翻墙过去。如今他熟门熟路地到了自家花园的墙边,纵身轻轻一跃便跳到了殷府的花园。

转过一片竹塘和几座假山,眼前出现了一幕似曾相识的画面:一片小小的池塘,阳光将塘边的一株垂柳染成灿烂的金色,柳下安放着一张几案,一个女孩儿端坐案前,凝神运笔作书。

“雪儿!”李靖轻轻地招呼一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