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部分 (第1/4页)

天就下村,三天内一定得完成,谁也不能拖后腿!”

村公差们见马里正把收购鸡蛋的任务提到抓人口生育这样的高度,而且自己带头承担收购任务指标,不好再提什么困难。况且年前给发了跑腿补贴费,可以说已初步尝到了扶贫带来的甜头实惠。总不能遇上一丁点儿困难就打退堂鼓吧,老实说,这点困难比起抓人口生育要小得多。不能叫马里正为难,再大的困难也要克服。于是,散会后就各自回家行动。

要说抓人口生育,这还得叙述一番。马圩村地里位置偏僻,又是个贫困村,这两个先天不足的条件,对于庄子里的其他人倒也没多大要紧,大不了一辈子不出门,守在家里饱一顿、饥一顿对搭着过,绝大多数村人都能寿终正寝,走完人生之路。再说不是有句古话说得好:一生不出门,是个享福人!呆在家享福,何必出去受累。

话虽这么说,可是却苦了年轻后生。因为村子穷又偏僻,外村的姑娘谁也不愿嫁到马圩村来享福,本村姑娘更是愿嫁出去受累。这样就造成了马圩村打光棍的人成倍增长。大小光棍聚会一处,足够组成一个加强团。大家嘻嘻哈哈有说有笑,但谁也不笑话谁是光棍!所以各人倒也不觉得难堪,生活轻松,悠闲自在,比济公活得还要潇洒!

光棍生活虽然过得有滋有味,可却急煞了做父母的。圣人有言: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虽说村民们目不识丁,没读过半字圣贤书,可是做父母的谁不知道这句圣言的份量,谁也不想让家里断了香火。因此,父母为了给儿子接亲好传宗接代,就打起了歪主意:让亲身女儿去换亲。这一着虽然可行,可是要知道,马圩村本是个穷乡僻壤的地方,换亲也要遵循价值规律。因此,许多家换出去的女儿如花似玉,长得像西施一般,但换回家的媳妇不是麻子脸便是矮冬瓜,比东施还要丑陋三分。稍微有些模样儿长得周正一点的,又是个头脑不甚清醒,拧耳朵不知道叫娘的智障傻妞。

长得丑也好,傻妞也好,总比打光棍要强!这可难坏了有些夫妻光生男孩不生女孩儿的家庭,就是想娶个傻媳妇也没门,因为没有娶亲的资本!眼见人家娶媳妇添孙子,续接了香火,自己家却是一色和尚头,便坐不住了。把眼睛落到七大姑身上打主意,要是瞅见那个姑姑家有个和自家孩子年纪相仿的闺女,便上门一把鼻涕一把泪央求表兄妹结亲,还美其名曰亲上加亲,肥水不流外人田,好花要栽在自家院里开!姑姑虽不乐意把亲生女儿往苦海里推,但考虑到娘家可不能断了香火,因此不得已,只好答应亲上加亲这门婚事了。

一家行,百家效,只要有一家嫁出去的闺女这样做了,其他家出门闺女也只好跟随效仿。要是谁违反了亲上加亲这条潜规则,那么回娘家探亲就要遭罪了,一村人都会指着你的背脊骂:不孝女儿,对不起娘家!一人一口吐沫儿就能把你淹死。所以马圩村通过换亲,表兄妹结亲方式,使得村上大部分人家能娶上媳妇,生儿育女延续香火不绝。

然而,通过这种方式结亲,却给马圩村人口生育带来了灾难:马圩村出生的孩子先天不足比例要高出周围村庄头十倍。生出的孩子不是呆头呆脑就是身有残疾,而且越往下代去越严重,当娘的生个眨巴眼,到了媳妇便生个瞎子,一代不如一代了。

此种情况叫村上的族长、长辈们瞅着痛心,惶恐不安。眼见照此下去,要不了几代,全族人丁就会衰退到茹毛饮血的上古蛮荒时代!能不发慌么?因此,族长、长辈们经常凑到一起商量解决对策。起先大家凑上钱到庙中又是烧香又是磕头,求菩萨保佑马圩村人丁个个头脑聪明、身体健康!可是每年跑几次庙,香烧了几把,头磕了几打,仍是不起效,村上女人生出的孩子多数还是先天性不足。

大家见此情况,便认为是村上风水不好。于是陆陆续续找来几个风水先生,到村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