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 (第2/4页)

人,及弟孙权,至卧榻前,嘱付曰:“天下方乱,以吴越之众,三江之固,大可有为。子布等幸善相吾弟。”乃取印绶与孙权曰:“若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阵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使各尽力以保江东,我不如卿。卿宜念父兄创业之艰难,善自图之!”权大哭,拜受印绶。策告母曰:“儿天年已尽,不能奉慈母。今将印绶付弟,望母朝夕训之。父兄旧人,慎勿轻怠。”母哭曰:“恐汝弟年幼,不能任大事,当复如何?”策曰:“弟才胜儿十倍,足当大任。倘内事不决,可问张昭;外事不决,可问周瑜。恨周瑜不在此,不得面嘱之也!”又唤诸弟嘱曰:“吾死之后,汝等并辅仲谋。宗族中敢有生异心者,众共诛之;骨肉为逆,不得入祖坟安葬。”诸弟泣受命。又唤妻乔夫人谓曰:“吾与汝不幸中途相分,汝须孝养尊姑。早晚汝妹入见,可嘱其转致周郎,尽心辅佐吾弟,休负我平日相知之雅。”言讫,瞑目而逝。年止二十六岁。后人有诗赞曰:“独战东南地,人称小霸王。运筹如虎踞,决策似鹰扬。威镇三江靖,名闻四海香。临终遗大事,专意属周郎。”到最后的一口气,我们都没看到孙策对这一章回里面所做的两个决定有什么后悔,或其他什么忧郁,叹气之类的表现。他都是发生事情,处理事情,继续处理其他事情。做他该做的,处理他该处理的事情。在生活里,我们多多少少都会为刚过去的事情做个什么总结之类的,或者,至少也算算自己损失多少吧。可这个孙策,真的是特别,好象没见他有这样的反应。勇往直前,属于战士的战场。。。

孙策既死,孙权哭倒于床前。张昭曰:“此非将军哭时也。宜一面治丧事,一面理军国大事。”权乃收泪。张昭令孙静理会丧事,请孙权出堂,受众文武谒贺。孙权生得方颐大口,碧眼紫髯。昔汉使刘琬入吴,见孙家诸昆仲,因语人曰:“吾遍观孙氏兄弟,虽各才气秀达,然皆禄祚不终。惟仲谋形貌奇伟,骨格非常,乃大贵之表,又享高寿,众皆不及也。”从这里看字面,孙权是不是属于我们现在所说的混血儿?可无论如何,三国里面的一大主角就是这个碧眼儿了。面相这一说,在中国的民间一直都是很流行的。而且,似乎都是很有一顶的说服力!虽然很多人都说这是迷信,我们应该相信科学。但为什么,这面乡不是一门自然科学呢?难道老外研究植物就是自然科学,我们的祖先研究人就是迷信?你们医生拿人来左割右缝,喂泥丸,打掉针就是科学,我们的祖先看你面相,生长发育状况就是没有根据的胡说八道?那为什么他们却把事情说得那么准确呢?是否该把这一民间的劳动成果正名一下,纳入自然科学或其他科学之列,以造福人类呢?我们中国人,不能一味的说外国的东西都好,却把自己的传统精华丢掉。这将是多么的可惜,可悲!有些事情不能都与国际接轨给接掉了,我们也要让国际来跟我们接轨!只有这样,我们国家才会富强起来!

且说当时孙权承孙策遗命,掌江东之事。经理未定,人报周瑜自巴丘提兵回吴。权曰:“公瑾已回,吾无忧矣。”原来周瑜守御巴丘。闻知孙策中箭被伤,因此回来问候;将至吴郡,闻策已亡,故星夜来奔丧。当下周瑜哭拜于孙策灵柩之前。吴太夫人出,以遗嘱之语告瑜,瑜拜伏于地曰:“敢不效犬马之力,继之以死!”少顷,孙权入。周瑜拜见毕,权曰:“愿公无忘先兄遗命。”瑜顿首曰:“愿以肝脑涂地,报知己之恩。”权曰:“今承父兄之业,将何策以守之?”瑜曰:“自古得人者昌,失人者亡。为今之计,须求高明远见之人为辅,然后江东可定也。”权曰:“先兄遗言:内事托子布,外事全赖公瑾。”瑜曰:“子布贤达之士,足当大任。瑜不才,恐负倚托之重,愿荐一人以辅将军。”权问何人。瑜曰:“姓鲁,名肃,字子敬,临淮东川人也。此人胸怀韬略,腹隐机谋。早年丧父,事母至孝。其家极富,尝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