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部分 (第3/5页)

长,鼻如鹰喙,弟妹则是完完全全的汉人,其妹娇小可爱,属于那种小家碧玉类型的少女,很有几分小迷人。据说,是据说,庞德看上她了,正变着法讨好郭锐,他这次死里逃生,多亏了庞德,相信郭锐是乐于见到两人在一起的。

庞德这小子亲斩鲜卑大王和连,依他的功劳,拜个两千石,封个侯爵不难,就是他的年纪太小了,过年才十七,不知朝廷会不会为他开个先例。他若拜为校尉,绝对能把董卓麾下一帮征战十年数十年还是司马的人气疯。

与庞德拿不准不同,张绣这次升为两千石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

盖俊在泥水河畔呆了七八日,正旦当日回到治所富平,因为年关将近,为了让失去亲人的百姓过个好年,足足搬空了府库,最后穷到连吏员的俸禄都不出来。吏员们多是豪族出身,不缺那点米俸,纷纷表示愿意为本朝贡献一份微不足道的心意。这个本朝指的不是朝廷,而是北地郡。一郡上下除长史外皆是太守自行招募的吏,他们视太守为君,视郡为国,可想而知汉代太守权柄之重。

盖俊这边忙着北地郡善后事宜,突然接到一封信,一封关于汉阳郡的信。

“咚咚……”

“呜呜……呜呜呜……”

牛皮大鼓与号角声此起彼伏,回荡在深邃辽阔的凉州大地。

傅燮以手扶着城墙,目光不泛一丝涟漪的望着城外无边无涯的叛军。

黄忠、胡封皆立于傅燮身后,凉州六郡大军受到叛军偷袭,两人带领三千余残军退入汉阳郡,太尉张温严令所部协助汉阳太守傅燮防御金城叛军,不得回北地郡。两人正有此意,他们可不愿灰溜溜的回去。

胡封轻声道:“傅汉阳,不出意外,今日冀县就要破了,何苦与城共亡,还是随我们走吧。”胡封和傅燮都是北地人,又曾于黄巾起义时并肩作战,谈不上交情,却也并不陌生。

“胡司马的好意仆心领了。”

眼见傅燮摇头拒绝,其子傅干急了,道:“国家昏乱,遂使大人不容于朝堂。今天下皆叛,而兵不足以自守,何不就此返家,见有道而辅之,以济天下。”傅燮身长八尺,傅干很好的继承了父亲的身体条件,年十三就已长到六尺冒头,容貌俊朗,风仪颇佳。

黄忠胡封面面相觑,这话实在大逆不道,竟然出自一个孩子之口,说出去谁信?

傅燮抚摸着儿子消瘦的肩膀,叹了一口气道:“别成,你知为父秉性,何必开口。所谓‘圣达节,次守节’。殷纣之暴,伯夷不食周粟而死,仲尼称其贤。今朝廷未过殷纣,吾岂能不如伯夷?你才智甚高,勉之勉之。”

傅干知父死志甚坚,泪如雨下,哽咽不能言。

傅燮扭头对胡封道:“胡司马,吾子便交与你了。”

胡封肃容道:“傅汉阳放心。”

金城叛军再次起一轮进攻,不等攻到城下,傅燮率兵千人出南城门,叛军没想到对方敢出来,应对不足,一触而溃,傅燮冲杀到韩遂帅旗前被上万大军团团围住。

韩遂遥望傅燮高大的身躯,慨然而叹,傅燮文武双全,是西疆一等一的人物,他神交久矣,围攻汉阳以来,数派人劝降,傅燮心坚如铁,不为所动,奈何奈何

黄衍提声道:“大兄,当今国主昏庸,你为此而死,值否?”

傅燮提着环刀大喝道:“食禄尽忠,人臣之本分也。多说无益,谁来取我傅燮项上人头?”

叛军闻言皆不敢动,非怕,而是敬。

傅燮仰头朗笑数声,直扑韩遂,叛军不得不战,傅燮身中十余刀,犹然死战,最终力竭而亡。随傅燮出城者千余人,无一退缩,全数战死。

韩遂翻身下马,一步一步行到傅燮身前,脸上满是惋惜之色。城东方忽然传来急促的号角声,部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