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部分 (第2/5页)
再张榜公布。本朝虽然有着四王八公等世袭的爵位,可受到重用,提升最快,能够进入内阁的,唯有进士而已。故有“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的说法。因此一般举子中了进士,顿时身价百倍,甚至有高门大户抢着把女儿嫁给新科进士的,这就是所谓的“抢新进士进门”了。即使在正是名次没出来,那些确定的未婚应届名士也是抢手货。
贾环倒罢了,正式名次没出来,年龄也小,又是个被逐出家门的幼子,上门求亲的也不是很多。王兆文就比较惨了。三元及第是少见,可是得了解元、会元的,在殿试中名次靠后的更是少见。自打会试结束后,就有好些数得上的人家带着适龄的女孩子到王兆文的哥哥和小叔父家请安。他们的目的是什么,不个人自然心知肚明。
王协少不了问了他夫人替王博张罗的怎么样,齐夫人说了年龄相当的几个女孩及其父兄:“外面的事我是不知道。看这些女孩子,家教都是不错的。只可惜比贾家三姑娘还是差了些气度。”
王协还是摇头,自己堂弟娶贾府二房的庶出,真的亏大了,“你抽时间悄悄问一问那丫头,她若是愿意跟着小九回南边儿在老爷太太身边尽孝,遂了小九的心意原是无妨的。要是她舍不得父母,我们总不能为了自家让别人骨肉分离。”
恰好后院里花开的正好,齐夫人就亲自下了个帖子给贾母,请她赏脸过来玩玩。贾母身体懒得动,也知道齐夫人有意思,就告诉王夫人道:“我老了,行动没精神,你带着女孩儿一起过去散散心也是好的。”
王夫人不敢违背贾母,只有硬着头皮领着宝钗一众姐妹去了去,却见今日受邀的除了王家近亲外,在没有旁人。齐夫人很是热情,一直拉着王夫人说些京里的风物,又跟自己嫁到陆家的大姑子道:“大姑娘,我们上了年纪的说话,小姑娘不爱听的。你代我好生陪陪姑娘们。”
陆夫人朗声应了,引着宝钗、探春等到小花厅里看花,细细问各位姑娘喜欢什么,并没有冷落哪一个。只坐了一会子,推说出去看茶水,让齐夫人的妹妹齐小姐陪着宝钗有戏,只临走悄悄向探春使了个眼色。
探春何等聪明的人,同姐妹们说笑几句,就说自己要更衣。宝钗只做看不见,旁边陆夫人留下的丫头连忙引了她去了。
小丫头把探春引到一间雅室里,果然陆夫人早在那里等着。陆夫人拉着她和自己并肩坐着,道:“好姑娘,我和弟妹看你和我兄弟长得像,年龄有相当,故一见如故,很想接你到我家常住。就怕姑娘嫌我家寒酸。”
探春有些害臊,红了脸。
陆夫人道:“我那兄弟别的且不说,性格儿是极好的。姑娘不信,只管悄悄问你那环兄弟。我家虽然穷,断不至于缺衣少食,姑娘这品格儿,不光得我们姐妹的喜欢,怕是我母亲也欢喜你的紧。姑娘可是犹豫什么?”
探春低声道:“我家规矩,寻常出门都要回老太太、太太的,并不由我做主。”
“探姑娘,你家大人的事先放一边,只说你的看法的?”陆夫人看探春有几分愿意,说出了自己的目的,“只一样,我家根基在江南,怕姑娘想念爹娘的。”
探春不解其意,只望着陆夫人:“探春愚笨,请夫人明示。”
“丫头,我家兄弟功名上不错,只是性格太直了些。我家父兄的意思是,希望他在江南为官,好歹家里有个照应。只是江南离京太远,又不便来往通信,怕委屈了姑娘。”陆夫人说的倒是实话,按王兆文的嘴巴,在京城,不定得罪多少人呢,“只是姑娘不用怕,你家那个族兄弟,估计也要跟着自己师傅会船云书院的。我家和书院都在湖州,离的很近,关系素来好得很。你家兄弟若是在当地给你取个嫂子,你也可以长久来往,聊解思乡之情的。”
“夫人是说……”探春并不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