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部分 (第3/5页)
缴获了不少粮草,虽然信中没有说,但我们应该想得到。”
李叔良叹了口气,他进退维谷,也不知该怎么办才好。
。。。。。。。。
天亮时,斥候带回了情报,发现对方骑兵在二十里外,并没有走远,李叔良知道自己的判断正确,对方不可能撤军,就在等他们拔营启程,在半路袭击他们,李叔良更不敢冒险启程,他终于接受了刘弘基的建议,派人去关中求援。
杨元庆的骑兵在二十里外的一片树林中休息了一夜,体力恢复,这时,在正平山伏击敌人援兵的徐世勣也回来了,他率一千骑兵在正平山前设伏,大败正平县援军,歼敌一千余人,俘虏六百余人,缴获不少军资粮草,可以维持军队三天。
这个意外的收获,一下子解决了丰州军粮草不足的隐患,杨元庆大喜,记徐世勣大功。
。。。。。。。
中午时分,杨元庆骑马在军队中视察情况,这次他们是轻兵简行,没有携带帐篷等辎重,大多时候在树林中宿营,如果遇到下雨则进县城驻扎。
一万军队由八千骑兵和两千重甲步兵组成,重甲步兵只有在作战时才不用战马,而平时行军都是骑马,他们配置双马,一匹战马专门携带装备。
此时,杨思恩正率领重甲陌刀军操练,他们的陌刀已经全部更换,更轻更长,更加坚硬,已不再是拍刃,而是真正的陌刀,足以抗击强大骑兵的冲击。
两千陌刀军分成四队,正分队训练,喊杀声如雷。
在陌刀军训练不远处,数千名士兵砍伐了上千棵大树,正忙碌地结扎树排,在另一片空地上,堆满了士兵们携带的火布,火布就是将布条在火油中浸泡后晒干,变得极易燃烧,一般是用来做火箭,每个士兵都会携带一包,这时丰州军特有的装备。
这时,一名士兵禀报:“启禀总管,斥候抓住了对方的探子!”
杨元庆大喜,立刻调转马头向行军帐奔去。
。。。。。。。。
大帐内,一名斥候校尉单膝跪下向杨元庆禀报道:“禀报总管,弟兄们发现敌军两队探子共二十人,全部围歼,并抓了两名俘虏。”
“带上来!”
很快,亲兵将两名俘虏推进大帐,俘虏跪在地上哀求,“将军饶命!”
杨元庆看了他们一眼道:“我可以饶你们一命,但你们必须老老实实交代,若有半句谎言,我拿你们人头祭旗。”
“我们不敢有半点隐瞒。”
“好!我先问你们,大营内有多少军队,主将是谁,副将是谁?”
“回禀将军,一共两万军队,骑兵约三千人,步兵一万五千人,还有两千辎重兵。主将是李叔良,副将刘弘基。”
杨元庆点点头,他听得出对方没有撒谎,又问:“有多少粮食,是什么样的战马,士兵装备是怎样?”
旁边徐世勣听杨元庆问得非常仔细,他心中暗暗称赞,难怪杨元庆被称为大隋边陲第一将,从他问情报便可看出他的丰富经验,竟然连对方是什么样的战马都问清楚,掌握所有细节,这才叫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杨元庆足足问了大半个时辰,这才命人将两名已被问得筋疲力尽的战俘带下去,旁边三名文书郎快笔如飞,将所有的问询都记录下来,三名文书郎退去别帐整理口供。
杨元庆见徐世勣一脸惊奇,便微微笑问道:“瓦岗军不是这样做吗?”
徐世勣摇了摇头,“我们只是问一些关键问题,从不会超过一刻钟,问题也不会超过二十个,像将军这样问得仔细,我还是第一次遇到。”
“其实也不应该由我来问。”
杨元庆指着旁边的刑曹参军张述笑道:“丰州军自有一套严密的制度,有专门的审讯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