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部分 (第2/5页)
快速通行。
坐在吉普车里,看着正在接受央视新闻频道记者采访的马万里,萧风心里暗自得意,没想到大规模运输种牛的行动居然引起了央视的关注。萧风不方便露面,则让马万里这个‘镜湖牧场’的执行总裁接受采访,这可是‘镜湖牧场’扬名立万的最好时机。
萧风已经指示了马万里,尽可能地让央视的记者跟着车队一同回到银杏村,让‘镜湖牧场’的绝美风景在电视上出现,这可是比太多的广告好得多!
就这样,从武昌开始,浩荡的运输车队又加入了各大媒体的采访车,一路呼啸而过,所造成的轰动是越来越大!
在缺乏重量级新闻的这个时节,一家民营企业斥资两个亿,购买一万两千头优质种牛,动用400辆大型挂车,行程3500公里,从北平运往滇西…山区!
这些元素怎么看都具备了一条重量级新闻的各种要求,因此央视的新闻频道记者是闻风赶到,追上了‘镜湖牧场’的车队,开始对车队的运行状况进行了全方位的报道。
甚至在进入了黔南山区之后,央视动用了直升机对盘山公路上绵延将近10公里的车队进行了航拍,把车队的壮观景象呈现在观众面前!
这时候,全国上下对于这个‘镜湖牧场’都相当感兴趣!(未完待续。)
【044章】 抵达牧场(求订阅!)
PS: PS:1号第二更,小仨在这里向乡亲们求保底月票,求订阅!谢谢了!
央视新闻频道对‘镜湖牧场’车队的报道引起了国民的极大兴趣,人们特别想知道,位于旅游景区之内的‘镜湖牧场’究竟有什么特殊之处?
与此同时,大家也很好奇,在牛奶市场遭遇冷冬的时候,‘镜湖牧场’究竟是出于何种考虑,从何而来的信心,一次性投入巨资购买种牛?
种种因素下,民众和媒体对车队的关注度节节攀升,在车队穿越湘西山区,进入黔南之后,跟随车队的媒体车辆也是增加不少!央视除了新闻频道之外,军事农业频道的记者也是不甘落后,派出了精干的摄影采访团队。
至于‘镜湖牧场’的本土,滇南卫视、滇南日报社这两家重量级媒体自然不会错过这种良机,他们派出了采访团队在车队进入黔南之后的两个小时,就找到了车队。
萧风自然不会错过这种宣传‘镜湖牧场的好机会,他示意马万里在车队休整的时候接受媒体的采访,也没有阻止员工和村民们在记者面前发表自己的言论。渐渐的,‘镜湖牧场’的一些情况就被有意无意地公布了出去,媒体记者和观众对于毫无污染的雪山牧场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抛开别的情况不提,‘镜湖牧场’的景色比国内绝大多数的牧场都要美得多。
在萧风看来,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已经过去,‘镜湖牧场’的产品要想赢得市场的青睐,不仅仅需要过硬的品质,还需要更高的知名度、美誉度。
这一次,萧风之所以大张旗鼓组织了浩浩荡荡的车队来运送这些种牛,而不是化整为零地把种牛运回镜湖牧场,无非是想要为镜湖牧场造势。
有了这样一个话题,镜湖牧场就可以通过媒体报道出现在国民的视线之中,紧接着媒体对镜湖牧场、镜湖农场的报道。又能够让国民对这个天然牧场有更多的了解。在镜湖牧场有产品出产之前,萧风会动用各种关系和努力,确保镜湖牧场一直保持着足够的热度。
这样一来,等镜湖牧场的牛奶上市之后。就拥有了宣传的一些基础。
有了这些基础,再结合镜湖牧场的优质产品,镜湖牧场的品牌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就能竖立起来!
当然,这是后话了!
…… ……
媒体的不断加入使得车队越发庞大,挂车、后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