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頁 (第2/2页)

令下就散開了。這個地方方圓好幾公里,要想在這之中找出最好的地方來,是要花時間和憑真本事的。所以其他人一聽見令下,就跑開了。

這次沒有見楊大師和他的弟子,看來真是他的出的題,他們自己出了題,又何必來了呢。

其他人都散開了,只剩下學成和那個人了。學成並沒有去看地,只是在關注著那個中年人,想看看他的本事。學成跟上人群,漫遊慢悠的走著,不時的看看那個人,想看看他的本事究竟如何。參會的人都在這一代看著,有的先去山頭,有的下到山溝,有的想先去看水口。學成看這一片山脈,脈絡清晰地很,順著脈絡就能走到穴山。但是很大人都跑到邊上去了,沒有往穴山走去。學成見那個人直接走向穴山,心想,他還真識貨,他也就慢慢的跟去。

這個穴山坡很大,穴山又分出了四條小枝角,每個枝角看起來都差不多。

這是一個四花穴之地,看起來四面都可以結穴,但實際上只能有一面,結的穴才是真龍正穴,其他的都是花假之地。學成原來以為這楊大師出的題很簡單,龍脈清晰沒有任何難處,但是真正的難點在於點穴。

古語有云:三年尋龍,十年點穴。說的就是尋龍可能只需要學三年就可以了,但是點穴,可能就要學上十來年。

只要找到地方了,跟工作人員說一聲,就可以離開了。學成見有好多人已經離開了,有的是自認為自己找到地方了,有的是實在找不出來,放棄了。

最後只剩下五個人,還留在這穴山坡上。

能夠找到這個地方的人,都是有些本事的,至少在尋龍上已經是沒有問題的了。學成見和杜曉倩一起來的那人也在,看起來他很悠閒的樣子,看來這個人也是高手。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