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 (第4/5页)

一个淡淡的雏形缓缓的凝聚而出,刘秀木剑挥动,书写着甲骨文。

甲骨文,最为古朴,最为古老。

用笔如刀刻,瘦劲坚实,挺拔爽利,立体变化;结字以方,一字多形,方圆结合,开合辑让;章法清晰,文字错落,字多则精密,字少则空朗。

国之大事,唯戎与祭。

甲骨之文,多是记载祭祀之事,占卜之事,军争之事。

刷刷刷!

刘秀的的文体变化,又是化为了钟鼎文。

钟鼎者,国之祭器!

钟鼎中,承载着文字,皆是祭祀天地,祭祀神灵之文。

接着,刘秀又是文字变化,木剑化为了大篆、小篆、古隶、今隶、魏碑、正楷、行楷、行草、章草、今草、狂草……

五种书法,相互变化着,。

篆书,如武士搏击,粗矿豪迈;楷书,如谦谦君子,温润如玉;隶书,如苍生百姓,卑而浩大;草书,如草莽义士,侠骨柔肠;行书,行走如风,不失稳健。

五书成,文道鼎盛。

刷刷刷!

刘秀的书法变化着,欧体、颜体、柳体、瘦金体、松雪体、董体……

李斯、钟繇、卫夫人、王羲之、王献之、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颜真卿、柳公权、张旭、怀素、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赵佶、赵孟睢⑾视谑唷⒍�洳����桓龈雒�耸榉ǎ�∈�谛闹辛魈省�

这些名人书法,有的只是字体漂亮,更多是靠着文名,显得书法出色;有的人书法可入圣,字体出众,可为万代师;

有的书法,容易模仿,容易临摹,容易写出一首好字,尽管有形无神,难成大家,可至少能混弄眼睛,算是字体优美;有的书法,很是难以临摹,临摹百次,难以掌握精髓,徒有其形,也是未学到。

前世的知识,今生的记忆,相互的碰撞在了一起,衍生着智慧的火花。

刘秀好似着魔一般,陷入了疯癫状态之中。

各个思想碰撞着,交汇着,杂乱无章,好似一团乱麻一般。

连续三天过去了,刘秀还是没有参悟出一丝玄机,只感到智慧不足,难以驾驭。

“唉!我有些好高骛远了。唐楷的法度,宋人尚意,元明尚态,清代的碑帖之争等书法演进,皆是蕴含着大智慧……以我如今的智慧,难以驾驭,就好似一个小学生,难以计算出微积分一般!”刘秀心中明亮了起来,“万丈高楼平地起,根基有多深刻,路有多深刻!”

“我当从书法的根基,书法九势开始,接着专研永字八法,接着专研五书,各家书法特色,最后走出自己的路!”

第37章《笔论》《九势》

学习书法,先是打好根基,接着是临摹各家书法,接着熔于一炉,最后走出自己的路。

世人学习书法,连根基也未打牢固,便是要临摹各家字体,好似没有打好地基,却要盖高楼,只会不得门径,事倍功半,功败垂成!

刘秀想着,心中明亮明亮了起来,坚定了未来的路。

刘秀丢下了木剑,到了桌子旁,取出了墨水,磨着魔,提起毛笔,蘸着墨水,书写了起来。

第一篇名为《笔论》:

“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性,然后书之。若迫于事,虽中山兔豪,不能佳也。夫书,先默坐静思,随意所适,言不出口,气不盈息,沉密神彩,如对至尊,则无不善矣。

为书之体,须入其形。若坐若行,若飞若动,若往若来,若卧若起,若愁若喜,若虫食木叶,若利剑长戈,若强弓硬矢,若水火,若云雾,若日月。纵横有可象者,方得谓之书矣。”

写完之后,又是默写了第二篇《九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