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 (第2/4页)

就是你的本来面目);复命曰常(于第一义而不动),知常曰明(了了分明,灵明洞彻,善能分别诸法相,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再从耳根上来体悟,“咣”!(敲打了一下)(间隔)“咣”!(又打了一下)这个声音一响,你能听见,这就衬托着我们闻性的存在。十方俱击鼓,一耳同时闻,这是我们的闻性常住、周遍的功用。假如我们的闻性不周遍,东边打,西边的我就听不到;北边打,南边听不到;上面打,下面听不到。既使没有声音的时候,闻性也是灵明洞彻的。闻性不生灭,它是我们妙明觉知性在耳根上的显现,其它六根同理。体悟一下,慢慢就悟入了。摸索体悟,如人饮水,饮了自知冷暖!

再看八十一章“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你只有没有“我”,才能成就我,没有小我,就能成就一个大我。没有私心杂念、贪欲妄想的这么一个小心眼,没有这个小心眼的时候,束缚不束缚你无量无边的妙明觉知性?不束缚!不束缚放开的时候,把小心就转成大心。“既以为人己愈有”,能为别人,就标志着你把心量放开了。放开了之后,不是你失去的多,而是你得到的多。完全放开了,放到无量无边啦!那不都是你的了吗?!在解缚的过程中,你的心所能波及的地方,都是“你的”。你看,我们的心现在只能波及到我们的这个身体的上下、左右。是不是?所以这个身体是啥?是我的!如果我的心波及到宇宙万物,宇宙万物都是“我”的。那我们都是谁的?我们都是如来的,都是道的。因为,如来与道就是宇宙本体的本来面目,如来就是周遍法界、不动周圆的妙明;道是“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无不为”。

为什么“唯道独尊”呢?因为道“大而无外”;“大曰逝、逝曰远、远曰返”,道不动周圆嘛!所以,道囊括着天地万物,故宇宙万物皆是道所生所化。有情无情,为道所有,这就是“万物将自宾”(三十二章)。

为啥佛陀称他为一切众生之慈父?因为他的心遍布一切众生身中,故一切众生都为佛陀法身所摄。你看你的心就只波及到你的子女身上,就只关心你的子女,所以你就认为子女是“我的”。如果真的我们的心“上合诸佛本妙觉心”,这就“同诸佛同一慈心”;“下与六道众生同一悲仰”,这就是同体大悲。那我们的心,上跟诸佛,下跟众生是同一个心。你看,这时你的心在哪里呢?无处不在处处在。凡是我的心能波及到的地方都是“我”,是不是?!

谁要扭了你耳朵,你就会说:“你干嘛扭我的耳朵?!”同样,有人抠了你的脚底,你仍会说:“你干嘛抠我的脚?!”这就是你的心能波及到的地方都是“我”,你的心波及不到的就不是你。动物被宰杀,非洲饿死人,你不挂念,但观世音菩萨会救苦救难,是不是?我们的心只波及到我们的臭皮囊上,不能周遍,故痛苦万千,所以老子说:“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我们的心只能在这么一个范围,现在要把心量扩开,把心量展开,就要天天“事无事”、“为无为”、“味无味”、“观无缘”,转正觉,“于心无事,于事无心”,这样操作,操作操作,机缘成熟的时候,心就会“哗”一下子全放开了,周遍十方了,顿悟了!证悟了!证悟了才知道,“天上天下,唯我独尊”,别无所有。佛家称为“唯是一心”,这个不是“唯心”的心,这个心是常住妙明本体的简称!

证到宇宙万物只是一个“我”,这是一个虚空中未挂鸟笼子的大“我”,这就是“常、乐、我、净”的“我”。到这时宇宙是“我”,“我”是宇宙,真正“天人合一”了。老子称为“复命”、“知常”了,“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证了“不失其所”的无所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