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传道 (第1/2页)

一转眼,慢点已经来到龙虎山半年有余了。虽然只修行半年,但其天赋却是远超旁人,除了清灵外,已无人能出其右了。照这个趋势,超过清灵也只是时间问题,这修行速度却是让一众弟子无语。

这一日,张之维授完课,将清灵、淮易和慢点留了下来:“清灵,你来山上也日子不短了,我本门功法在你们这一带弟子中也是出类拔萃。我今日考考你,都说修行便是为求道,那求道求道,求得是什么道?你却说来听听。”

清灵略加思索便说道:“道,有而无形,无而有情,变化不测,通神群生。在人之身,则为神明,所谓心也。所以教人修道,则修心也。教人修心,则修道也。心即为道,知心则知道、知天。”

张之维点点头:“玄明师弟本就心念通达,对大道理解更是在旁人之上,所以被你太师父寄予厚望,故而赐名玄明。但你师父为人过于教条,不懂变通,这才没被传位天师之位。但他教了个好徒弟,不错,属实不错。清灵,你怀义师叔既将你当作下任天师,你需知大道无形,多变数。做人亦是如此,循规蹈矩固然重要,但凡事不能过于教条,需通变化之道。你可记住了?”

清灵认真地点点头,转头又看向淮易:“淮易,你身为猿猴,得天地造化,机缘巧合,得以开智起悟,如今算起来也在我龙虎山修行了数年,今日为师也考考你。术法术法,术的本质是什么?”

淮易却是不假思索道:“道本无形,道无术不现,术无道不远,有道之术是妙术,无道之术是劫数。以易明道,以道御术,道术合一,立德,立言,立行,立身,立心,立命方为术之本质。”

张之维点点头:“你身为猿猴,心猿最是难驯,为师旁的不担心,最担心你的便是你痴迷于术而心猿意马忘了本心。既能有此感悟,为师便也放心了。”

随即又看向一脸迷茫的慢点:“慢点,你入门最晚,但是你天生便与大道亲和,今日为师也问问你。你认为什么是道?”

慢点眨了眨眼,然后瞪着那如同铜铃一般大小的双眼,眼神之中满是天真无邪之意,轻声说道:“道?嗯……我不太会说呢。饿了就吃饭,困倦袭来便去睡觉,口渴难耐自然要饮水,我觉得在合适的时候做恰当的事情,这应该就算是道吧。”

张之维听后哈哈大笑:“道可道,非常道。返璞归真,甚好,甚好。”

之后,张之维扫视三人一眼:“既如此,从今以后,你们三人便跟着我一同修行吧。今日我便给你们上第一课。”说完便起身带着三名弟子一同向后山走去。

来到后山一处山巅,张之维盘膝坐下,对着三人道:“你们可知这道无常道,万物变化的本质是什么吗?”

听到这话,三人却是相互对视一眼,似乎都在思考着这个问题。

这时,清灵却是率先开口道:“佛家讲万法皆空,一切唯心造,而道家讲向求之于外误,所以万物皆因‘我’而起,‘我’则是随心而动。世间万物本质便是与我为一。”

张之维问道:“既然万物因‘我’而生,又因‘我’而灭,那何故沧海桑田呢?这个‘我’又是什么?心又是什么?”

淮易接着说道:“万物始于混沌,终于虚无。所谓的沧海桑田,从无到有,皆因时间。‘我’便是道,一切事物的运行规律,心便是时间,随着时间而从无到有,又从有到无。”

张之维摇摇头,又看向慢点:“慢点,你认为呢?”

慢点茫然地看着张之维:“我听不懂他们说的,但我觉得事物的本质与时间无关。就比如我饿了,但不是因为时间到了才饿的,而是我胃里空了才饿的,我渴了,也是因为我缺水了才渴的。是因为变化,不是时间。”

张之维点点头:“混沌苍茫不计年,既是过去,也是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