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部分 (第4/5页)

做的也是如此。虽然1853年5月初开始,韦泽的部队开始拆成小队到地方上进行宣传工作。大部队也开始实施武装游行,以威慑地方。

可是这些只是第一轮,此次培训的都是第二轮。也是在实施完粮纳税之前的最重要的一次宣传。通过第一次宣传,地方上已经算是被“动员”起来了。现在,韦泽要靠宣传去分化地方上的势力。

沈心这下算是知道了自己的职责所在,会议上说的清楚,老百姓不是太平军动手的对象。这次要制服的乃是地主士绅,凡是不肯向太平军纳税的,那就太平军就强迫这帮人交头纳命。有过被官府欺压的经历,沈心对于地主士绅这等人物毫无支持的热情。若是没有地主士绅,特别是没有沈家的那帮人,沈心还是一个大少爷呢。

为期四天的培训很快就过去了,而沈心则有个疑问。为什么自己的军服与其他人的军服是不同的。

除了立领与对襟之外,大部分军服上都有领章、肩章、臂章。而沈心的军服上则没有这三样东西,在一众宣传队之中,沈心看着很是另类。

“队长,为什么我没有领章、肩章、臂章?”沈心询问起宣传队队长吴启路。

“你又不是军人,怎么可能有领章?”吴启路笑道。

沈心倒是第一次听到这个道理,他疑惑的说道:“我们都是一个队伍里头的,为什么我就不能有同样的领章?”

吴启路摇摇头,“军装不是让开玩笑的,带上领章就是军人。若是你们在路上一起走,突然遇到敌人袭击,你这样的没领章的就是普通平民,那是要受到部队军人保护的。要是你偷偷带上领章,你觉得你糊弄住了别人。可大家一句,向前冲,你就得对着敌人冲上去。你不冲,立刻就是执行战场纪律,那是要杀头的?”

一听说要杀头,沈心立刻打消了弄到与军人一样的领章的打算。他还有母亲要奉养,此时可绝对不能死。

PS:11月1日,本书上架。期待大家继续支持本书!谢谢!

第24章 完粮纳税(二)

“革命军人个个要牢记,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第一一切行动听指挥,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

第二不拿群众一针线,群众对我拥护又喜欢;

第三一切缴获要归公,努力减轻人民的负担;

三大纪律我们要做到,八项注意切莫忘记了;

……”

革命这个词在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在《易??革??彖辞》中有:“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之说。然而革命这个词在以往很少提,更不用说编到造反队伍的歌曲里头来唱。

沈心曾经认为占据安庆城的丞相韦泽是个非常有见识的泥腿子,因为韦泽兴办的《安徽新闻》也好,或者是韦泽自己的发言也罢,都是用的白话。然而韦泽却在解释“革命”以及“革命军人”上引经据典,沈心对韦泽的一段话印象极深,“几千年前的《诗经》上讲,赳赳武夫,国之干城。因为那时候军人至少也是国人,是能对政治发表意见的。我不管其他的军队中对于军人怎么看,至少在咱们的队伍里头就是如此,身为军人,要说话的时候,就不能有人拦着!”

这“国人”是什么,沈心并不知道,他读《诗经》都读的很少。不过这次之后,沈心对韦泽的印象完全转变了,韦泽不再是个泥腿子,而是一个深藏不露的读书人。因为有了这样一种认知,沈心原本对太平军的排斥无形中降低了很多,甚至连这《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这样用词直白,内容简单的小曲,也变得顺耳很多。

行军时这曲子听的久了,沈心突然生出一个疑问来,若是能做到这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军队,能叫做粤匪么?能够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用了群众稻草当床铺之后还要给群众重新捆起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