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部分 (第2/5页)

俞飞白小心翼翼道:“不过,这把刀,与赫连勃勃有关系么?”

“当然。”

被打断自己的畅想,俞守中有几分不快,不过还是耐心说道:“看这把刀的柄部位置就知道了。环缠龙鳞,环内有鸟形装饰,这就是所谓的龙雀。许多书上都有记载,龙雀一词,专是指装具华丽、环内雕饰龙雀的环首刀。”

“虽说,这种龙雀环,是汉代环首刀的常见形制。但是,根据南北朝时期,南梁山中宰相陶弘景的古今刀剑录记载,赫连勃勃,在龙升二年的时候,造五口刀,背刃有龙雀环,兼金镂作一龙形,其首鸟形,名大夏龙雀刀。”

俞守中慢条斯理道:“这刀长三尺九寸,背上就铭刻了古之利器,吴楚湛卢,大夏龙雀,名冠神都,可以怀远,可以柔迩,如风靡草,威服九区等篆字。”

“爸,你的意思是,这把刀,就是当年赫连勃勃铸造的大夏龙雀刀?”俞飞白叫道,语气充满了惊喜交集之色。

。)

第137章 弹刀论证,前往眉山

“我说了么?”

然而,这个时候,俞守中却十分淡然的说道:“我只是告诉你,在南北期时期,赫连勃勃曾经铸造过这种形制的大夏龙雀刀而已。至于,这把刀是不是他铸造的,我又不是文物鉴定专家,怎么可能判断出来。”

“唉……”俞飞白十分失望。

不过,旁边的王观,却是不动声色,嘴角反而泛出一缕笑容。毕竟,他已经用特殊能力看过了,知道这把大夏龙雀刀的年代,非常的久远。就算不是赫连勃勃铸造的,也应该是同时代的东西。

“叹气什么。”就在这时,俞守中说道:“我又没说不是。”

俞飞白愣住了,不解道:“爸,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我只是想告诉你,这种直刃的铸造技术,在唐朝末年,就已经失传了。”

俞守中把大夏龙雀刀拔出来,仔细打量刀刃身上的光泽,轻声道:“而且,类似这种花纹钢兵刃,在古代也属于高端的核心技术,不是随便能够仿造的。再说了,花纹钢千金难求,工匠得到了,都想打造一把属于自己的名刀名剑,怎么可能去模仿别人。所以说,只要你们肯定这把刀是古物。那么,就有七八成的可能,这就是史书上记载的大夏龙雀刀。”

“是古物,绝对是古物。”

俞飞白一听,顿时喜上眉梢道:“从山里挖出来的,怎么可能不是古物。”

“山里挖的?”

俞守中眉头一皱,有几分不怒自威。

“那户农家说了,那装刀的铁匣子,是在山里挖地挖出来的。”俞飞白面不改色道,又及时转移话题,赞叹起来:“爸,古代锻造刀剑的技术,真是登峰造极。你看这把大夏龙雀刀,已经流传一千多年了,还是那么流光明亮,锋芒毕露。”

“这算什么,在湖广地区出土的越王勾践剑,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历史,但剑身丝毫不见锈斑。”俞守中淡然道:“只要保存得当,千年不锈,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不过,这把大夏龙雀刀,也曾经腐锈过。只是,不知道被什么人,以高超的技术,重新淬火锻炼了一遍,才保持现在这种光亮如新的情况。”

“什么?”

一瞬间,王观与俞飞白惊愕起来。

“叮……”

这时,俞守中伸手,轻弹大夏龙雀刀,一阵清脆悠扬的声响,在空中回荡起来。只见他神态自若,不以为然道:“这事有什么好奇怪的。所以说,你们对于古代兵器的了解不多,没有发现这把刀刃的hou度,比起同类兵器薄了几分。”

“看刀刃边锋上的铭文篆字,似有若无,很浅很淡。就应该知道,刀面被磨去了一层。而且听听弹指的声音就知道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