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部分 (第2/4页)
电式进攻,并占领英吉利海峡的法国沿岸港口。进攻日期原定一九三九年十一月十二日,后由于各种原因,诸如部队在德波战争后需要休整,弹药不足,坦克等重武器需要修理等,其中主要是天气因素,一再延期。苏芬战争爆发后,英法两国计划向芬兰派遣志愿军,既能把战争祸水引向苏联边境,也可借运兵之机占领瑞典铁矿区和全部挪威,断绝德国的铁矿石供应,并从北翼威胁德国。希特勒看出英法的意图后,从一九三九年十二月中旬起开始考虑入侵挪威和丹麦,保住铁矿石运输线,占据挪威西海岸建立威胁英国的海空军基地。一九四零年三月一日,希特勒签发关于“威悉河演习方案”,下令武装部队作好准备,以尽可能少的兵力占领丹麦和挪威。
四月九日凌晨,德军装甲部队越过丹麦日德兰半岛防线,德国轰炸机和伞兵出现在哥本哈根和各战略要地上空,德国军舰占领丹麦港口,四个小时后,丹麦政府宣布投降。德军以死两人,伤十人的代价轻而易举地占领了丹麦。与此同时,德军伞兵部队和登陆部队在挪威吉斯林为首的纳粹分子的配合下,迅速占领了挪威首都奥斯陆和主要城市、重要港口。挪威人民进行了顽强抵抗,英法统帅部也派四个师的军队进行援助,直到六月十日,德军才占领挪威全境。
一九四零年五月十日,德军决定采用改良过的施里芬计划(亦称为曼斯坦计划)分为a、b、c三个集团军绕过马奇诺防线侵略了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和法国。
所以,正当纳粹不断拓宽其破坏性入侵的道路之时,上百架德国飞机今晨猛然袭击了比利时和荷兰的城市和机场,为陆军的入侵开辟道路。
在荷兰,德军显示了“闪电战”的威力。阿姆斯特丹市内和周围多数主要机场,在黎明前突如其来的惊骇中,受到猛烈的炮击。德国伞兵,其中一些穿着荷兰军服在陆军快速越过荷兰边界的同时,从天而降。突然袭击并没有使荷兰感到特别意外,一个星期来,这个国家一直在准备抗击德国侵略。事实上,至少有六架德国飞机被高射炮击落。然而,德军强有力的、配合得当的闪电战终使荷兰陷入流血与恐怖之中。预期荷兰政府不久将使用其独特的防御武器--水战。即打开荷兰特殊构造的防洪坝的闸门。
不言而喻,荷兰立即对德宣战。女王威廉敏娜向公众宣布:“在我们的国家,凭良心审慎地严守中立之后,。。。。。。德国在未发出任何通牒的前提下,突然袭击了我们的领土。”她号召人们拿起武器,“最大限度地保持发自良知的警惕和镇定。”
另一些德军团以同样的快速有效的方式越过比利时边界。凌晨,纳粹空军在安特卫普、尼韦尔和布鲁塞尔投下炸弹、伞兵在位于比利时防线北部的埃本-埃马尔要塞着陆。正当守军与德国伞兵部队激战之时,德国步兵实际上未受任何阻碍地在附近的阿尔贝特运河上涌入,安特卫普机场受到猛烈的轰炸,一直持续到天明。天亮时,机场上已四百多名比利时人被炸死,附近居民房屋的火势已难以控制,居民深为自己的生命安全担忧。
比利时首相皮埃洛特和外交部长保罗-亨利-斯派克拜见了国王利奥波德。三位首脑发布了一道“国家紧急状态”令,向柏林提出了抗议,并动员一切可能参战的男子,他们相信法国和英国会提供帮助。
可是据德国外长约希姆-冯-里宾特洛甫说,联合入侵是为了保护低地国家免受盟军进攻的危险。他说,英法两国准备用低地国家作为入侵德国的垫脚石。
他还声称:“盟军正策划袭击德国领土,这一点是德国所不能容忍的。”冯-里宾特洛甫还发表声明说:“德国人民被强加于生与死的斗争,政府不打算垂手等待英国和法国的进攻。”
同盟各国政府不屑对上述谬论加以评论,把其视为纳粹的宣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