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部分 (第2/5页)

顺理成章获得三日时间。

三日,至少能从北邙山陵墓运出个十亿八亿财货。

晚间,孙坚步卒前锋抵达伊、雒南,扎起营垒,整个晚上士卒源源不断涌入,至深夜,五万荆豫劲旅全部入驻大营。

次日,孙坚正在命人筹备祭品,数匹快起从南方一路冲至营寨门前。

守卫屯长见对方风尘仆仆,又从南方而来,多半是自己人,问道:“你等是何人?报上名来。”

数名骑士为一人身长七尺余,宽面重须,双目有神,只见他抱拳道:“某乃徐州陶刺史麾下司马吕由,特有要事求见贵将军,烦请通告一声。”

“原来是吕司马,久仰、久仰……”一听到对方口音,守卫屯长的神色顿时缓和下来,不自觉的带上几分亲热。当年黄巾暴起,孙坚受郎将朱儁之邀,遂募扬州勇士从征,守卫屯长和孙坚是吴郡同乡,早慕其人,乃入孙坚麾下。徐州刺史陶谦则是扬州丹阳人,丹阳在吴郡之左,二郡比邻,口音几乎没有差别。这位吕由,显然也是出自丹阳。“军规森严,吕司马还请稍等片刻,我这便遣人通报。”

吕由客气几句,跳下马背,稍稍舒展身体,和守卫屯长用家乡话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着。从徐州至河南尹一千四五百里,他几人日夜兼程,赶路时还不觉得太累,一停下来,疲惫便一股脑涌上身体。

孙坚听说陶谦部将求见,感到诧异,立刻令人带来相见。吕由见到孙坚的面,伏叩地上,敬献陶谦亲笔书信。孙坚更觉陶谦必有所求,不然何须用司马前来送信。孙坚打开书信,果然,陶谦开篇客气几句,转而言青徐黄巾暴虐,徐州兵力不足,请孙坚相助一臂之力。

孙坚合上书信,剑眉微蹙。

“孙将军……”吕由略显紧张的看着孙坚。

“吕司马请起……”孙坚笑着说道:“我与陶徐州同乡,又曾同赴西州共事,陶徐州有难,我岂会坐视不理?”孙坚低头想了想,而后对身边的侄子孙贲道:“伯阳,你去把朱司马唤来。”孙贲应命而去,朱司马即朱治朱君理。

朱治没过多久便来到帐,孙坚一边介绍他和吕由相识,一边说道:“青徐黄巾复起,祸乱徐州,陶徐州邀我并力讨贼,我欲以你为将,愿否?”孙坚之所以选择朱治,先是其用兵稳健,有独领一军之才,更重要的是,朱治乃丹阳故鄣人,和陶谦同乡,用他最合适不过。

朱治沉声称诺,问道:“何时出兵?”

吕由焦急掩饰不住,可知现今陶谦绝不好过,既然有意卖人情给对方,就卖个彻底好了。孙坚道:“我表你为行督军校尉,特将步骑五千,即刻出。”

“诺。”

“多谢孙将军、多谢孙将军……”

朱治走后,孙坚继续准备着祭品,三日转瞬即逝,约定当日,孙坚精选一百名骑兵随同自己过河,行至三雍之明堂。

明堂是汉代帝王颁布政令,接受朝觐和祭祀天地诸神以及祖先的场所。其位于雒阳城南,灵台在左(西),辟雍在右(东),符合周礼明堂位于“国之阳”的规定。

外围方院,而一座宏伟壮观的建筑耸立央,下层四面走廊内各有一厅,每厅各有左右夹室,共为“十二堂”,象征一年的十二个月;层每面也各有一堂;上层台项央和四角各有一亭,为金、木、水、火、土五室,祭祀五位天帝。整群建筑十字对称,气度恢弘,很符合它包纳天地的身分。

盖俊站在明堂前,感慨万千。

原本明堂装饰华丽,金碧辉煌,但董卓迁都时将金银铜质饰品全部搬走,一些建筑物更是遭到不可弥补的破坏,使其整体流露出一股没落之意。没办法,董卓麾下多为凉州兵卒,更有一些羌胡,他们大字不识一个,整日只知道打打杀杀,哪里知道明堂是作甚之用,不过即使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