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部分 (第2/5页)
、麝香木等;
药材类有苏木、阿魏、肉豆蔻、胡椒、丁香、木香、鹿茸、白豆蔻茯苓、人参、麝香等;
日常用品吉贝布、番布、高丽绢、绸布、松板、罗板、席、乌婪木折扇等。军需用品类有硫磺、日本刀、皮货、筋角等。”
曹卫君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可见对宁波的商留情况是很熟悉的,秦牧听得频频点头。放眼望去,街市间车船往来,络绎不绝,人声喧嚣。繁华程度几乎不亚于京城金陵。
曹卫君叹道:“秦王,若不是与福建郑家有冲突,往来的商客更多。宁波在籍户口人三十多万,但实际上常年往来宁波的商人加起来,超过一倍。城中有蕃坊,来自波斯等地人夷人聚居其间,人数多达两万。”
秦牧边听边走,不久后登上东门城墙,放眼望去,城中三江交汇,绿波清澈,沿岸柳绿桃红,风景如画。
城东大河滚滚朝大海奔去,河上船行如织,帆影片片;城内城外,人声入云。
西南的城墙上有一座三层高、八角屋檐的木结构的楼阁,那巍峨的气势引了秦牧的注意。
曹卫君立即就说道:“秦王,那是庆云楼,是前明宁波海道副使王应华修建,楼中置有大钟,与城内鼓楼遥相呼应,外敌若从海上来,庆云楼上即敲钟示警,鼓楼海曙楼相呼应,以此通知城内军民作好战斗准备。”
秦牧初时见庆云楼建得高大巍峨,胜似岳阳楼,还以为又是哪个官员搞的面子工程呢,没想到竟然是军事警报用的。
“秦王请看,那就是海曙楼,取唐人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秦游望》诗中‘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之句意。”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秦牧喃喃地念了一句,心里却在想着市舶司的事,因为刚打下不久,大秦在宁波还没有来得及设立市舶司,贸易之事,还是由宁波府兼管着,这不行啊!
*************
PS:接下来几章,主要写PK郑家舰队,以及组建海关,或许会有一场精彩的海战,敬请期待,各位兄弟手上的月票,推荐票,请投下来支持一下吧。
激情,俺需要激情!需要月票与推荐票!。
(未完待续……)
第510章 前车可鉴
***
在中国,宋代的海上贸易非常成功,尤其是南宋时期,每年的海上贸易为南宋朝廷贡献了数千万贯的财税收入。
明代的海上贸易有增无减,但因为明朝长期采取闭关锁国的政策,庞大的贸易额并没有给明廷带来多少收入,只肥了沿海的官绅和走私商人。
主管海上贸易的市舶司,也是设了罢,罢了设,反反复复,根本没有形成有效的、连贯的管理机制。
秦牧站在宁波城头上,向东遥望大海,心中计算着尽快重设市舶司的事宜。
宁波知府曹卫君说道:“有明一代,海寇越禁越多,到嘉时为祸之烈,已到举国不安的地步,为了应对倭寇,明廷用兵以百万计,费金钱不计其数。在沿海地区,发生这样规模的战争,确实可以称前所未有之变矣。
隆庆以后,虽然开放了西洋贸易,但日本一直被禁止往来贸易,至明亡不变。万历二十一年有官员要求开放宁波口岸,但受到宁波籍阁老沈一贯抵制。
万历二十七年,恢复了浙江市舶司,但仅是国内贸易稽税机构。与南宋时期的职能不可同日而语。尽管如此,由于民间贸易的强烈需求,宁波府的海贸还是十分繁荣。
如今我朝尚未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加上与控制着海上航道的福建郑家有冲突,宁波的海贸不但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而且也缺少管理,情况比较混乱,臣正准备上书朝廷,请重设市舶司加以管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