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部分 (第2/5页)

泉州官员和士绅费尽心思劝酒。而后,趁着太子殿下去更衣,这位洪大人竟然让自己的女儿过去服侍,还主动自荐枕席。

洪大人想着,太子殿下不是不想要女人,而是担心太子妃不高兴,这还不简单?养在外面不让太子妃知道不就行了?等以后有了孩子,他就不信太子殿下会让孩子生在外面。就算生在外面吧,那也是太子殿下的骨肉啊!

杨彦这才算明白洪大人醉翁之意不在酒。他看着那位生得娇艳如花,此刻涨红着脸,年纪不过十五六岁的小姑娘,冷着脸言辞拒绝道:“回去告诉你父亲,也让他转告泉州所有官员士绅,本宫对别的都不挑,但是对女人,却绝不将就。若没有太子妃的才貌,就不要到本宫跟前碍眼了!”

之后,杨彦就再也不肯参加泉州官员士绅各种名目的宴会了。每天都按时回家当他的好丈夫、好父亲去。

洪大人得了教训,悄悄将消息传出去,引得泉州官员士绅们将信将疑。原来真相是这个?太子殿下竟然如此挑剔?才貌不及太子妃娘娘的都不要?这,这让他们上哪儿找去?罢了罢了,自己的女儿虽然也认识几个字,可是跟太子妃比起来就差得远了,还是死了这条心吧,其他书友正在看:华龙死神!

这天傍晚,安然看到杨彦回来,奇怪地问:“不是说今天柯老先生七十大寿,请你赴宴吗?”

杨彦一副淡然道:“我让锦文代我去祝贺了。一个地方士绅而已,哪里需得着我亲自去道贺?再说了,与其给那些不相干的人面子去赴宴,不如回来陪你和孩子。”

安然怀孕六个多月了,肚子又大了一圈儿,孩子也比以前聪明好动力。他似乎能理解杨彦和安然的某些话了,比如让他动一动,踢踢脚什么的,他多半都能给点反应,让安然和杨彦欢喜得很。

一个月后,沈怡和凌云回来了。

凌云去给杨彦交旨,沈怡直接向安然禀报。

事情与最初的计划有些不同。

凌云找到了十几年前孙忆以及其母买通人弄坏船制造海难的证据,将孙家抄家,将主犯孙忆斩首,顾明珍因年纪过大免除死刑,与其他子孙一起发配西北,然后于途中被人直接带去山西大同的煤窑。

至于顾家,却是因为族长的一位新纳的十八岁的妾室与人私通,族长发怒将其沉塘,却不料那女子阴魂不散,逼疯了族长,自己放火把自己烧死了。当然,死的不止族长一个,还有参与沉塘事件的很多人,甚至他们的妻子儿女。

事后据官府调查,甚至很多人烧得骨头渣子都不见了。

当然这些人到底是被烧死了还是被人弄到什么地方去了,外面没有人知道。

安然也没有问。

凌云倒是跟杨彦老实交代说:“按照殿下的意思,凡是参与当初沉河事件的人以及他们的子孙全都处理干净了。男的都送去那家煤窑了,孙家的人也在那里,年轻女子都送去一家青楼了,那是崔义的产业,齐夫人交代过了,没有人能帮她们赎身。”

顿了一下,凌云又补充道:“这是齐夫人的坚持。不过我跟齐夫人说过了,这事不必告诉太子妃。”

杨彦沉默了一下,点点头道:“太子妃不会主动问的。对了,那些孩子呢?”

凌云低着头道:“跟大人在一起,在煤窑,不过八岁以下没让他们下矿坑。”跟随杨彦这么多年来,凌云还从没做过这样的事情,心情一时有点调整不过来。但站在齐夫人的立场,她报仇有什么错?相比之下,她比顾明珍和孙忆等人可仁慈多了。

杨彦叹道:“好了,此事就到此为止吧!以后把这事忘了。婚期定好了?”

后院里,顾明玉正在问沈怡:“凌大人的婚期订好了?”

沈怡笑道:“定好了,就在八月初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