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 (第2/6页)
用来作为决定重大国事的依据。两河流域的天文学正是在占星祭司观察和记录天体运行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两河流域的天文观测作为世界最早的天文记录达到了很高水平。成文于公元前1000年至公元前686年之前的巴比伦天象文献——《犁星》(,见下表)把天空划分成3个天道或区域,命名为“水神埃阿天道”、“天神安努天道”和“天地之间的神王恩利勒天道”。巴比伦人和亚述人的天文祭司尽可能地按3个天道区记载他们所能看到的星座。恩利勒天道区有33个星座,包括大熊座、小熊座等;安努的天道区包括23个星座,有天马(两河流域称“田地”)、双鱼、白羊(两河流域称“雇工”)、仙后。埃阿天道区有15个星座。安努天道的诸星接近于天球赤道或中分道,恩利勒天道诸星位于其北方的天空,而埃阿天道的诸星位于其南方的天空。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七 科学和艺术遗产(2)
在古巴比伦时期(前1800—前1500)就开始有天文占卜的文献出现。《对夜空诸神祈祷文》列举了一些星名,目前只有两个古巴比伦版本和一个赫梯人翻译的版本为今人所知。赫梯泥板中的第43至46行记录了17颗星。其中的后12颗星是1千纪中的《星盘》天文泥板中《埃阿天道》中的星座(见下表)。
公元前1千纪初,巴比伦学者已经对星空有比较科学的掌握和研究了。天空被划分为三个天道,星和12个月进行搭配以校正每年12个月的月初、5日、10日、15日或25日的正确时间。1900年,亚述学者品克斯(Pinches)发现这种星月组合出现在一些解释天象学的系列泥板《当天神和恩利勒神…》和其他天象占卜的泥板文书中,他把这些每月之星的文件整理后命名为《星盘》(Astrolabes)文件。后来又发现了早于《品克斯的星盘》(Pinches Astrolabe,写于公元前720年左右),同样把星体和12个月关联的天文学文件《星盘乙本》(Astrolabe B,写于巴比伦王Ninurta…apil…Ekur统治期,前1190—前1178)。这些星盘文献把天空化为3个天道,每个天道在每个月都有一个标志星在空中升起被人们看见。星盘文献按1到12月的次序,以“三星一月”的分组,给出了每月的三颗星,形成12个“三星一组”,共36颗星(见下表)。这样太阳年的周期被设定为360度圆周,每月的星座被理想地定为占30度(实际上各有差别),代表30天,形成天道12星座代表1年12个月的占星和天文理论。由于星盘中的各星时空位置可能是部分根据神话、部分根据天文学知识,每月的星并不完全准确,而且一些星座所属天道和天文学文献《犁星》所确定的它们的天道不一致。但是,这种在天空区分星座、以12月为观测时间、12个星座标志天区的观察方法被希腊人继承和发展,成为现代还在使用的星象学和天文学的黄道12宫。
公元前10世纪至公元前7世纪的天文文献《犁星》中详细记载了的三个天道中的各星座或星(各天道的星都超出12个)的位置,共记录了70个星座和星。尤其是泥板一第6表的白道(月亮轨道)17星座,都基本上符合现代天文学的观察(见下表),而且黄道十二宫的全部星座都在其中。这证实了希腊天文学家研究的黄道十二宫起源于巴比伦。巴比伦人提出黄道的12星座基本上互相隔离30度角度(天秤座例外),他们把明亮的毕宿五和心大星(Aldebaran and Antares)作为金牛座和天蝎座的中心。
把黄道(太阳道)分成长度相等的12个符号区即黄道十二宫区(以12星座命名)对应太阳运行周期12个月的概念也出现在公元前7世纪亚述学者向国王提出占卜建议的信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