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部分 (第3/5页)

秦王朝存在的时间极短。而秦始皇开创的统一格局却流传了下来,至今已经两干多年了。依然存在。将来也会存在。正是秦王这种远见的结晶!

征服疆土仅仅是统一的第一步,还有很多事情要做,要采取一系列的统一猎施,才能把取得的成果巩固起来。听了秦王的话。要周冲不叹服都不行,心悦诚服地道:“王上圣明,周冲感佩无已!”

“周先生,你和缭子先生一样,很少说好听的。你今天也说好话了,不论你说的是不是真心话,寡人都很高兴。”秦王笑言。

周冲解释道:“王上,周冲说地全是真话。王上请想,大秦在王上的治理之下,奋先代之余烈。扫灭六国。北击匈奴,南平百越。华夏的版土北至大漠,南到海滨,西到巴蜀,东至东海之滨,万里疆土尽在大秦,这是自盘古开天地以来从未有超额完成之大事。三代虽称盛世,大禹、商汤、周文武王虽号称圣人。可在他们治理下的华夏不外中原那么大一点地方,不过千里之遥。和现在的大秦比起来连十一都不到。

“如此之功业,上古之未有,是王上一手开拓,在功成之际。王上首先想到的不是如何庆税,不是如何给自己加封号,而是处理天下归一所要出现地问题。王上如此用心,要周冲不佩服都不行。”

周冲的话音一落。尉缭接过道:“是呀,王上。缭子也这样认为。如此之功业。从未有过之大事。王上要是给自己加个封号,要庆杭一番,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谁也不能说什么,而王上首先想到地却是如何处理问题而不是庆功,要缭子不心悦诚服都不行呀!”

韩非结巴着道:“王上,周先生、缭子先生所言,韩非也赞同,是这理!”

李斯也不甘人后。道:“王土不先言功,而是先言问题,这的确是一件让人钦佩的事情。纵观古今之变,大有为之君在取得成功之际。总要庆贺,周武王伐封成功。刀枪入库。马放南山,昭示天下太平,而周室天下却从未有过太平,八百年天下八百年征战。说到底,就是因为周武王只想到享成,却没有想到带来的问题。而王上先想到问题,要臣不服都不行。”

秦王挥手打断正要说话的王剪他们,道:“行了,行了,寡人是要听你们的看法,寡人要你们出主意如何处理接下来的事情,不是来听你们拍马屁地,好听的话就不要说了。你这个周先生也是,寡人要谈问题。你却来说好听的。事与穿人愿违,这事不可不罚,你们说罚周先生什么好?”

周冲领罪道:“周冲有罪,请王上责罪。”

秦王子点头道:“罚是一定的,就罚周先生提问题。至少十个。周先生,你说吧。”

周冲这人的看法与别人不同,而且看法很新奇,说不定又有奇思妙想。众人是凝神静听。

秦王如此罚自己。周冲也是没有想到,转念一想自己正有很多问题要提醒秦王。他要自己说不正是时机嘛,中国的历史走向在此一举,千万不能错过。圭意一定,周冲缓缓开口道:“王上,周冲以为当前最紧要地事情莫过于庆功!”

脸一沉,秦王指着周冲道:“周先生,寡人是要你说问题,不是要你说功劳,这条不算。”

周冲不慌不忙,道:“请王上客周冲片刻之言,把话说完。周冲以为天下归一这事影响很大。纵是王上不在意功劳,可百姓将士们未必不在意,他们追随王上南征北战,东讨西杀,生死拼挽,等到功成之际,若是不庆元,恐怕易生怨言。”

有道是“共患难易,同富贵难”。原因在于患难之际彼此之间没有利害冲突,所以很客易相处。到了共富贵时,你有你的利盖,他有他的利益,很客易发生利害冲突,要没有矛盾都难。天下归一如此大功。那些追随秦王征战天下的将士们能不想领点功劳吗?

敌人好办,出动军队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