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部分 (第2/5页)

这不太合适吧?”

秦王点头道:“有理!治天下地人才和打天下的人才是不同,打天下的人不一定能治天下,治天下地人不一定能打天下,寡人是大秦的王上,应该在不同的时期用好不同类型的人才这才是正理。周先生以为要如何实行?”

周冲论释道:“征战天下的人不是所有人,也是大部分人只认得打天下的理。却不认得治天下的理,让他们来治理天下,难保不出事。再说了,他们占着高位不胜任,年轻才俊难以上进,这可不是国家之福啊。周冲地意思是把这些只懂得打天下,却不能治天下的功臣退下来。朝廷出钱养着,把位子空出来,便于才俊之士上进。”

秦王并没有马上答应,政来敷去,想了一阵子才道:“这话太有道理了,很新鲜!行倒是行得,只是一时间哪里去找那么多人才呢?”

对于这点,周冲是胸有成竹,道:“王上,退掉功臣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是一个惭进的过程,一扯一扯地退下来。同样的道理。人才的选拔也是惭进的,只要王上有心去做,何愁没有人才?”

汉初那些名臣可不是吃素的,只要给他们机会,他们当然不去造反,会学张良一样,归于庙堂之上,武有韩信、彭越、英布、曹参,文有萧何、陈平,这批人要是给提拔起来,那还不济济一堂。

正是考虑到这点。周冲才把光武帝刘秀实行的“退功臣。进文吏“的办法说给秦王知道。刘秀采用这一办法,后人赞美他是为了全君臣之义,为的是不让功臣违法乱纪,免得给他诛灭,其实这不完全对。更重要的是把位子让出来,便于后进之士成长,是以在很短时间内就实现了着名的“光武中兴”。

“说得好!”秦王击掌赞叹,道:“听了周先生的话。寡人眼前一亮,什么事都有了章法。周先生还没有大婚吧?等这事过去,寡人亲自给周先生主持婚礼。”(

第六卷 革新篇 第五章 周冲请客(上)

“相公,你请了这么多人,怎么就不请李斯呢?”淳于珏还是不明白。道:“李斯急功近理,人品不是太好,他毕竟于你有恩。常言说得好,受人滴水恩当以涌泉相报,你请缭子先生他们前来商议大事,单单把李斯排除在外,这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呀。”

她考虑得很周全。而且不乏感恩之心,周冲很是感动,拉住她的小手,轻拍着她的手背。道:“你能这样说,我很感激你。我不请李斯,并非是因为我讨厌他,他的为人你是清楚的。没什么好称道的。他对我还是有恩,再说了不看他的面也要看淑瑶他们的面嘛,按理我是应该请他。我之所以不请他,是为了他的将来着想,并非我忘恩负义。”

“他将来会怎样?你不请他,他就会和赢宁他们越搅越深,到时王上震怒,他也就成了罪人,王上杀他不至于,罢了他的官极有可能啊。”淳于珏担心地道:“他的人品不好,不过他的才学的确难得,这些年下来。要是没有他从中奔走。光靠你、缭子先生、韩非,好多事还不好办。我的意思是,你能帮他一下就帮一下,这么好才学的人不用。实在是可惜。”

周冲笑道:“我不请他来,就是在帮他。请他来反而害了他。”

这话太难以让人置信了,周冲明明知道秦王的意图口请尉缭他们来共商大事,却不请李斯,让他和赢宁他们搅在一起,肯定出事。淳于珏,想不明白。道:“有你这样帮法的吗?”

周冲肯定地点点头,道:“那还用说嘛。我要是请他来,让他知道王上的意图。他就不能当上丞相了。”

“李斯当丞相?”淳于珏更加惊奇,道:“这可能么?”

周冲笑言道:“比人品,比才掌。论功劳,李斯都不是最佳人选,才学韩非比他强得太多。只是韩非天生残疾,一个丞相总不能结结巴巴,半天才说一句话吧?浪费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