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部分 (第2/4页)
博士生、研究人员提供到企业挂职锻炼的机会,培养大批国际文化贸易的骨干和后备人才。
(五)技术
当今时代,高新科技已经成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火车头,它在文化产品生产领域包括从内容到形式、从生产方式到传播方式的广泛应用,必将极大地促进文化产品生产的发展和创新。文化与技术的融合将形成强大的经济竞争力。科技含量高是美国文化产业的一个杀手锏。尤其是在大众传播媒介领域,印刷复制、电子排版、网络传输、数字化、通讯卫星等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使美国文化产业具备了向全世界扩展的“桥梁和利器”。技术对文化产品的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为文化产品的升级提供技术支持。科技是不断进步的,而对于传统文化品牌的创意性开发来讲,科技进步的力量在于能够从内容和载体上不断创新传统文化的表现方式,使传统文化具有更生动、更形象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实现科技和文化的完美统一。(2)延长产业链条,提高文化贸易的盈利水平。由于文化商品具有投入成本高、复制成本低的特性,在投入大量成本塑造出受到顾客欢迎的创意文化商品后,以此商品为核心,带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多重应用,衍生创造出更多不同种类、形式的商品与服务,可以提高文化产业的多点盈利能力。纽约之所以被称为“世界数字之都”,正是因为它具备了以“硅巷”为代表的文化创意、软件开发和风险资金共栖的良好生态。(3)逐步改变文化贸易产品的赢利模式。一方面,技术创新促进文化产业的高速发展,宽带技术、多媒体传播、数字化与互联网的兴起,对传统文化产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原来凭借渠道的垄断优势获取高额利润的地位已经不复存在,内容产业成为文化产业新的竞争的焦点,消费者需要什么、消费什么,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另一方面,技术创新导致产业之间的界限区域模糊,出现了产业融合的局面,产业融合最为突出的表现就是电信、出版和广播电视的产业链和业务边界出现了融合,产业环境的变化也就决定了原有的商业模式已经不再适应现在的环境。因此文化品牌的开发应注重对科学技术的应用,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再现传统文化的精华,积极发展数字电视、数字电影、网络游戏和动漫高新文化产业;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组织形式和经营业态,不断创新文化传播的方式,从而提升全球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
(六)文化资源
在5 000多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民族文化,为世界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为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应当充分吸收传统文化的滋养。中国的文化产品应当成为传播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有效载体,通过文化产品和服务贸易,来提升中国的国家文化形象,增强中华民族的亲和力。
与此同时,我们要开展国际文化贸易,面对国际文化市场,就应当放开眼界,充分利用人类共有的各种文化资源。
历史上,中华民族从来都是一个善于吸收其他民族优秀文化的、具有宽广文化胸怀的民族。如在北京的欢乐谷中,既有欧洲文明的发祥地希腊文明、也有神秘玛雅文明、亚特兰蒂斯文明,更有中国的香格里拉文明,还创造性地表现了昆虫世界的文明。在全球化的今天,很多优秀的文化传统已经超越国界,成为人类共有的遗产,我们不加以充分利用和市场化开发,就会被他人占尽先机。好莱坞通过对花木兰、宝莲灯等文化资源的开发,成功占领了中国电影市场;而耳熟能详乃至家喻户晓的《西游记》、《三国演义》的故事却被美国人、日本人制作成动漫和游戏而大赚其钱,这不得不说是中国人的悲哀。因此在挖掘中国文化底蕴,打造民族文化品牌,加强知识产权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