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部分 (第3/5页)

一会儿就缩了回来,因笑道:“小姐就放心好了,他们说,都是做惯了活的人,哪那么娇惯!再说出来之前小姐又是许了他们,回来之后另赏一份酒钱。听说今年灯市胡同的灯比往年都好看,尤是以今天这元宵正灯为最,所以谁都想来瞧瞧,能跟着小姐出来自然再好不过了。”

既是这么说,陈澜点了点头,也就放下了一桩心事。这时候,原是坐在对面的陈衍突然在行驶的马车上站起身来,三两句把红螺和瑞雪撵到了对面坐,又紧挨着陈澜坐下,轻轻撩开车帘,兴奋地对她解说着沿路那些胡同街道。陈澜知道陈衍也不是能随便出门的,不应该对那些大街小巷地理名胜如数家珍,因而静听了一会,她便觉察了出来。原本她还不明白陈衍为什么非要在今天元宵节这一天拉她出来看灯,如今看来,小家伙怕是已经准备很久了。

“姐,这儿是惜薪司北厂,专供皇宫大内的柴炭。咱们这些勋贵府邸用的银霜炭也都是这儿的分例,每年有定数的。”

“这是宛平县衙门。京师一分为二,咱们住的西城是宛平县,东城则是大兴县……”

“这是皇城北安门,北边有海子桥。再过去就是鼓楼下大街。过了布粮桥再往前走一阵子,往南拐就是安定门大街,再不多远就是灯市了。”

侯府的丫头每年统共就那么几天假,家里人口多的,帮忙做活还来不及,哪有空上大街上闲逛,也就是芸儿这样爱往外头走的对京城的大街小巷比较熟悉一些,但也只是了解西城。这会儿陈衍拉着陈澜解说这些,对面的三个丫头也把窗帘打开了一条缝,兴奋地张望着外头的世界。毕竟,京师这一年一度的正灯,对她们来说也是一样难得一见。只说着说着,三个丫头便咬起了耳朵。

“只可惜正阳门人太多,鱼龙混杂,不能让小姐去走百病摸门钉。”

“是啊,总觉得小姐的身体还是弱了些。”

“我懂几个药膳方子,两位姐姐要是信我,咱们回去之后不妨试试?”

“小厨房又不是说设就设的,如今是三老爷继承了爵位,日后管家的必是三夫人……说不准还是罗姨娘……”

太祖皇帝定下的制度,每年正月初八到十八为灯节,正月十五日为正灯。这一日不但百官赐假,而且皇宫之内还会举行大宴。随即在东华门城楼边燃放烟火。京城上下的市肆全都是张灯结彩,这其中,东四牌楼和地安门的灯最是华贵好看,其次便是工部兵部等衙门。而正对着东安门外的灯市胡同,则是以迤逦十里的灯市而闻名遐迩。

因而,车一拐进灯市胡同,陈澜顿时被车窗外的景象给吓了一跳。她是从充斥着璀璨霓虹灯的那个时代来的,可到了这个时代之后,见识到了那种吃穿用度讲究到骨子里的富贵,见识了一言决生死的森严,如今才是头一次见识到了这市井的沸反盈天。从胡同口直到内中深处。也不知道悬挂了多少盏各种式样的彩灯。

有梅兰竹菊花卉式样的,有鸾凤龙虎飞禽走兽式样的,还有绘着古今中外各色传奇故事和人物的,甚至还有精心雕琢的冰灯。放眼望去,只见十里长街人头攒动,各种颜色似真似幻,人声鼎沸喧哗,彩灯的光辉几乎把这儿的天空照成了白昼。

“姐,要不咱们下车瞧瞧?”

尽管今日跟车出来的理应都是信得过的,但想想这时节森严的礼法,陈澜不得不按捺下心思,轻轻摇了摇头,又示意有些懊恼的陈衍到外头骑马自去赏玩。陈衍毕竟年少贪玩,禁不住两句说,最后便出了车厢去。一行家丁仆妇簇拥着马车在胡同中缓行,每到一处好看的彩灯前,必会停上一停,由得车内众人观赏。陈澜虽是瞧热闹,可眼睛仍是不觉注意四周行人,这一看就让她看出了一丝不对劲来。

据说建国之初原本是没有宵禁的,但后来太祖皇帝故世之后,几位大臣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