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南攻 (第1/3页)

好书推荐: 巍巍大明

齐河清二年(563年)十二月。

恒州。

四十年前,六镇起义的烽火,将此地的北魏故都平城,烧作了一片焦土。

而今,这里新筑的恒州城垣,已远没了昔日的恢宏气象。

远望着这座小小的恒州城,杨忠已全然找不到了,年少时,初见平城的那份惊喜。

心中有的,只是一缕老者阅尽世事的淡然。

打马西向,马蹄在半尺深的白雪里淌过,留下几许痕迹。

不去看身后紧闭四门的恒州城,不去想四下抄掠烧杀的突厥人。

杨忠驻马在恒州西山下的石窟前,抬起双目,与那尊数丈高低的佛陀坐相,对视。

佛陀双目微垂,丝毫不为这四方天地间的生杀之事,而有所动摇。

终于,杨忠垂下了目光,侧身向身旁打马而至的将军杨纂,言道。

“而今,我军破齐人外长城。恒州以南,内长城以北,齐人屯戍,俱为我与突厥所抄掠。”

“我军粮草可已足备?”

杨忠看向地上积雪。

杨纂闻声,禀报道。

“众兵士大掠三日,齐人边民虽贫苦,我军粮草亦足得用。”

“我军悬师入齐,后无粮草接济,纵兵掠民,本是当然之事。”

“民为草芥,割而复生,元帅何必怜之。”

杨忠闻言摇了摇头,道。

“杨将军亦是北地人,此地士民,终为乡人,烧杀太过,究竟失德。”

他抬头看着杨纂,道。

“粮草既足,我欲即刻发兵,南攻晋阳,或可稍稍减民之苦楚。”

“将军可领三千骑东赴灵丘,扼守隘路,为我暂阻齐人幽州西向之援兵。”

“将军意如何?”

杨纂不敢违逆,应声言道。

“但从元帅军令。”

十二月十日。

周将杨忠领骑卒六千为主力与突厥大军由中路南下,直向北齐内长城陉岭隘。

周军又分三千与一千骑士分向东西,会突厥偏军掠北齐朔州、灵丘之地,作为掩护,与后撤时的接应。

于是,齐内长城北二十余城俱为大军所破,突厥兵抄掠甚重,长城以北,野无遗人。

十二月十七日。

杨忠与北齐陉岭守军相拒两日,胜负未分。

十二月十八日。

杨忠密遣小股奇兵绕关隘之后,多树旗帜,以壮声威。

十二月十九日。

北齐守军见身后为周军占据,甚为惊恐,杨忠大举攻之,陉岭遂破。

周与突厥兵于是尽皆越岭南下,直向晋阳。

十二月二十二日。

陉岭败报急入邺城。

——————

邺都,天子寝居。

齐帝高湛此时正为南方递上的边报而头疼不已。

大别山以南的巴、罗、江三州刺史关于陈人入寇的奏报,这几日一封接一封的传至邺都。

昨日,扬州行台卢潜更是来报,陈帝陈蒨车驾已出建康,正向合肥,陈人大兵云集,似有北击寿阳之意。

种种迹象表明,陈人此次来攻,动静非小,其意恐在全取淮南。

思及此处,心中愈加烦闷的高湛,将欲要作批的朱笔扔下。

他望向一旁正在握槊的和士开与胡皇后,言道。

“你们快速速决个高下,朕心中烦闷,稍后定要与你们好好杀上一盘。”

胡皇后听他这般言语,赶紧同对面的和士开使了个眼色。

和士开会意,只听他高声言道。

“臣已失利,至尊速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