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两战皆败 (第2/4页)

,直接将人马推进到通往方红山大本营的路口处,看此地开阔平坦,就下令大军在此安营扎寨。他深知时间紧迫,必须尽快摸清敌人的底细并制定出有效的战略计划。于是,他派遣张景山带领前头部队,小心翼翼地朝着山中进发,试图试探性地深入敌境。

张景山领着队伍谨慎前行,大约走了六七里路后,前方出现了一个狭窄而险要的隘口。这里地势崎岖,两边皆是高耸入云的陡峭岩壁,几乎没有可供攀爬之处。而且,周围的树木稀稀拉拉,柴草也并不繁茂,显然无法藏匿大量伏兵。隘口处筑起了一道简易的临时防御工事,但看上去并不是特别坚固。

正当张景山犹豫是否要继续前进时,他突然注意到隘口右下方从山里流出的山溪,由于刚刚经历过一场大雨,此时的水流湍急且水量颇大。

面对如此复杂的局势,张景山不敢轻易冒进。他果断下令约束人马停下脚步,迅速摆出战斗阵势以防万一。同时,他派出一名机灵的士兵快马加鞭去向后方的刘文昌报告当前情况。

,!

没过多久,刘文昌便亲自带着一队亲信将领赶至前线。他下马后,沉着冷静地观察起四周的地形来。隘口的险峻程度确实超出了他最初的预料,但凭借敏锐的洞察力,他很快便注意到了一些关键细节。

尽管两侧岩壁陡峭难以攀登,但只要利用得当,未尝不能成为己方出奇制胜的突破口;至于那道临时防御工事虽说不够坚实,但想要攻破仍需费一番功夫;而那条山溪若能善加利用,则有可能成为奇兵突袭的绝佳路径,但此时水势很大,根本无法通过。当下刘文昌就命令张景山退兵回大营,只留下几个哨探,等候溪水变小了就发动攻击。

却喜连续两天都是大好晴天,哨探回报说溪水已经很小了,刘文昌立即命令张景山带领盾牌手在前,每一名盾牌手后面都跟着一名弓弩手,分成三组,轮番与隘口的守兵对射,强行突破隘口。另一路人马则顺着溪流而上,自己领大队兵马随后。安排定当,总攻开始。

就在张景山所率领的大批人马气势汹汹地抵达隘口之际,一场惊心动魄的激战瞬间爆发开来。只见守将王一平毫不犹豫地下达了放箭的指令,刹那间,无数支羽箭如飞蝗般朝着冲来的敌军倾泻而下。

面对这铺天盖地的箭雨,张景山反应迅速,他一声令下,训练有素的盾牌手和弓弩手立刻被推至前沿阵地。刹那间,双方展开了激烈的对射。尽管王一平等人凭借着险要的地势略占优势,但他们的射箭技艺实在难以恭维,而且手中所用的弓箭无论是质量还是工艺都无法与朝廷正规禁军所配备的精良装备相提并论,因此射出的箭矢杀伤力着实有限。

与此相反,官军这边的盾牌手和弓弩手之间配合得天衣无缝。盾牌手们紧密地排列在一起,用坚固的盾牌组成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成功地抵挡住了敌方如潮水般涌来的箭矢。而弓弩手们则抓住时机,冷静地瞄准目标,然后精准地发射出一支又一支威力强大的弩箭。这些弩箭犹如闪电一般疾驰而去,其穿透力和破坏力远远超过了敌人的弓箭。

经过几轮你来我往的猛烈攻击之后,官军逐渐占据了上风。他们步步紧逼,一步步逼近了隘口处的敌军防线。紧接着,跟随着大部队前进的后续士兵瞅准时机,突然发起了一次凶猛的冲锋。在这雷霆万钧的冲击之下,那原本看似坚固的简易防御工事瞬间土崩瓦解。

眼见局势已经失控,王一平深知再坚守下去也是徒劳无益,于是果断地带领着手下的残兵败将向山谷深处狼狈逃窜。见此情景,张景山岂会放过如此良机?他立即指挥手下的人马迅速移开隘口处设置的那些临时工事,而后马不停蹄地沿着敌军撤退的路线追杀进山谷之中。与此同时,另外一路沿着溪流前行的队伍也进展顺利,他们同样势如破竹地深入到了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