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部分 (第2/4页)
军队遭到三国最精锐山地特种部队无当兵的强力阻击,无功而返。
军中意见:张郃胜过司马懿。
后人分析:卤城一线,当时蜀军占据了地利优势,魏军正面进攻很难占到便宜;南围一线,无当军(诸葛亮在征服南中后,利用当地少数民族兵源,建立的蜀汉劲旅)山地战能力独步三国,最好要避其锋芒。张郃建议采取保守策略,寻找恰当战机出奇制胜,若无机会取胜,那就耗死国力微弱的蜀方,这是一个有正有奇的上上策。第一次PK落得下风,司马懿急于挽回面子,歇斯底里地寻找诸葛亮决战,最后为自己的疯狂付出代价。张郃无欲无争,心无旁骛,所有心思只在战争上,所以能理智地判断形势,正确地决策。可惜司马懿急于树立自己的权威,冒险出击,结果又一次败给了诸葛亮和张郃。
张郃与司马懿的第三次PK(终极PK)———
虽然蜀军获得了战术上的胜利,但是,最终诸葛亮还是因为粮尽,无法继续作战,被迫撤退。这时,张郃与司马懿产生了最后一次分歧。
双方意见:司马懿:派张郃追赶诸葛亮。张郃:按照军法,围城必开出路,归军勿追。司马懿的行动:强令张郃带兵到木门(今甘肃礼县罗家堡附近)追击诸葛亮。
结果:军令如山,张郃迫不得已出战,追至木门,早就埋伏在高处的蜀军,千弩俱发,射死了张郃。
军中意见:从理论上说,张郃胜过司马懿;从现实上说,他远远地败给了司马懿,因为他被司马懿推向了死亡。
后人分析:多年与蜀方交战,张郃知道诸葛亮生性谨慎,很难想象在撤退中会露出破绽。经历了瓦口隘和南围之战的失利,张郃深知山地战中处于低势的危险,他很可能也料到了诸葛亮会设下圈套等着自己。当时蜀方已退,魏国胜局已定,没必要再犯险追击。张郃主张不追击,是完全合理的。先有上邽之失,后有卤城之败,军中议论纷纷,说司马懿不如张郃,这势必会动摇司马懿今后的统帅地位。在诸葛亮已经退走之后,司马懿的对手变成了张郃,除掉张郃已是他的首要目标。所以,在军事上胜局已定的情况下,木门口追击战很有可能成了司马懿借刀杀人之法。司马懿这一招稳赚不赔:胜,证明自己是对的,张郃是错的,打张郃一记耳光;败,张郃葬身疆场,即使不死,也给他添一笔失败的记录。
这不是兵法,这是权术。这不是谋略,这是阴谋。雅歌将军张郃只懂兵法谋略,不懂权术,不会阴谋;和张郃比,政客司马懿可能不精兵法,但是他精通权术,擅长阴谋。
《三国演义》对木门之战亦有叙述,但是颠倒史实,说张郃不顾司马懿反对执意追击,最后自取灭亡,并且把张郃死的地点改在了四川剑阁。看来,罗贯中不是一般的仇视张郃。尊刘反曹的罗贯中,恨死张郃这个让刘备和诸葛亮都忌惮的克蜀专家了。小样儿,在战场上打不过你,就在小说里把你写成“草包将军”。
难逃的PK大结局———
张郃呀张郃,司马懿让你追击你就追击吗?他这是让你去死,料事如神的你岂能不知!
张郃当时是星光灿烂的元宿,他即使违抗司马懿命令,司马懿想来也不能拿他怎么着。和那些满脑子纲常秩序的儒士泡在一起,雅歌将军已经由一个军人变成了一个“士”。军人为追求胜利而战死,“士”为坚持原则而战死。当时张郃虽然与司马懿品阶相近,但是大军主帅却是司马懿,张郃久在军中,深知“军令如山”的重要性。司马懿不仅仅是司马懿,还是魏明帝钦派的魏国大元帅。反抗魏国大元帅,这对张郃来说,比死还可怕。
张郃呀张郃,“以巧变为称”的你,不会放慢追击速度,让诸葛亮自行撤退吗?万一“不幸”追上了,难道你不会放几支箭,吆喝几下,把诸葛亮吓唬跑不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