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怪梦!(54k) (第3/5页)

把责任都揽到自己身上,说那是自己建议实行的。

于是元佑元年闰二月,被罢为观文殿学士丶知陈州。

第二年,因他弟弟蔡硕的事被削夺官职,转任安州,又转任邓州。

又因《游车盖亭》诗语涉讥讪朝廷而被追贬英州别驾丶新州安置,后卒于贬所。

蔡确的下场极为残酷,先是被贬为陈州知州,又被一步步转任安州邓州,随后又被追贬为别驾,新州安置,最后死在了新州,若非死了,估计得被继续贬谪,直至白身。

这一步步的,是为剥麻。

所谓剥麻,《朝野类要·降免·剥麻》中是这麽解释的:「本朝无诛大臣之典,故大臣有罪,亦多是先与宫观,然后台谏上章,得旨批依,别日又宣麻降之,渐次行贬。」这若不是深仇大恨,绝不至于做得这般过分!

至于宣仁太后为什麽对蔡确这般狠辣,一是因为其中有吴处厚在其中推波助澜,说蔡确的《夏中登车盖亭》绝句诗句中隐喻宣仁太皇太后为武则天。

宣仁太后看到这些被人肆意曲解的诗句,大为震怒。

有宋一代对于唐人绝对是可以用「口诛笔伐」来形容的,对于武后的乱政和唐太宗的弑兄杀弟更是深恶痛绝,宣仁老太太在内心中是最害怕有臣子非议自己的。

当然,最为深层次的原因还是因为宣仁太后对新法深恶痛绝的缘故。

她最怕的是蔡确有朝一日再次得到重用,会再行新法,所以蔡确必须死!

哦,当然,章惇也一样讨不了好,一样被一贬再贬,不过章惇身体好些,并没有在贬谪途中死去,还有东山再起之时。

在宣仁太后丶司马光等人掌政期间,对蔡确丶章惇新党的打击,是极为残酷的,虽然没有直接杀人,但剥麻的手段却是一再上演。

后来章惇再次回归朝政的时候,用同样的手段炮制旧党,也不足为奇了。

冤冤相报罢了。

想及至此,苏允摇了摇头,这就是他为什麽不当官的原因。

这个时期,大家的重心根本不在治国理政上,全都是党争,这会儿进去了,又有什麽意思?

一会你是奸臣,一会我是奸臣,相互攻讦,冤报不休。

章惇诧异道:「你又是点头,又是摇头,你想说什麽?」

苏允笑道:「点头是我钦佩叔父为国的决心,摇头是对此事的不看好。」

章惇道:「无论怎麽说,这个改制总是好的吧,剔除掉那些禄虫,总归不会是坏事吧?」

苏允笑道:「政事堂之设置,就是为了提高效率所置。

唐初确立三省制以后,由于三省事权分立,往往产生弊端,尤其是掌握出令权的中书省和掌握政令审核的门下省不时因政见不同而互相扯皮丶推委搪塞。

有鉴于此,唐太宗遂决定三省长官,中书令丶侍中丶尚书左右仆射合署办公,其办公地点称为政事堂,

其后,由皇帝指定入政事堂议事,并以本官加带「参知政事」丶「参豫朝政」丶「同中书门下三品」等名亦为宰相。

现在又要恢复三省的三权分立,届时反覆扯皮,效率并不会更高,而是会更加拖沓。

而京中好改,地方却难,京中就算是改好了,真正施行政令的其实是地方,地方不改,政令一样下不去,又有何用呢?」

章惇沉默了。

其实这些问题他不是看不出来,而是看出来了,但也无可奈何罢了。

苏允又捅了一刀,道:「此次一改,宰相之权必然削弱,君主之权重矣。」

章惇猛然看向苏允,忽而想起苏允的那篇《论汉唐宋三朝之政治得失》中所说的君权相权之争,心中顿时悚然一惊。

三省相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