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本卷排名依照上卷) 汉王谅拜访杨素 杨玄感智认义妹 (第1/5页)

且说长安这边,表面上呈现出一片太平盛世的景象,街道上车水马龙,商铺林立,行人川流不息,处处彰显着繁华与热闹。然而,在这看似平静祥和的表象之下,实则暗潮涌动,波诡云谲。

隋文帝杨坚膝下有五个儿子,各个身份尊贵,却也因皇位之争而心怀鬼胎。长子杨勇,自幼聪慧好学,才思敏捷,对诗词歌赋等文学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和颇高的造诣,且性格宽厚善良,待人诚恳,率真坦诚,没有丝毫的矫揉造作。

早在公元581年,杨坚登基称帝之时,杨勇便因其嫡长子的身份被立为太子,本应是皇位的不二继承人

然而,杨勇的性格和行为却逐渐让他失去了父母的宠爱。他生性直率,不懂得掩饰自己的喜好和情感。杨坚崇尚节俭,以身作则,期望太子也能如此。但杨勇却曾将蜀人制作的精美铠甲加以装饰,此举引起了杨坚的不满,杨坚认为他染上了奢侈的恶习,还告诫他自古以来的帝王,没有喜好奢侈而能长久的,作为储君应当以节俭为先

不仅如此,杨勇在内宫的感情生活也让独孤皇后大为不满。独孤皇后推崇“一夫一妻”制,她为杨勇挑选的太子妃元氏出身名门,端庄文雅,谨守妇道,深受隋文帝夫妇喜爱。然而,杨勇却偏爱昭训云氏,对元氏极为冷淡,元氏因此气出心病,不久便去世了。独孤皇后认为是杨勇和云昭训合谋害死了嫡妻,对杨勇严厉责备,从此对他的厌恶之情日益加深

此外,杨坚作为皇帝,对权力的掌控极为敏感。杨勇稳坐太子之位将近二十年,身边自然形成了一股不小的势力。杨坚知晓后,内心产生了不安和猜忌,担心太子会威胁到自己的皇权,对杨勇的恩宠也随之逐渐衰减

与杨勇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次子杨广。杨广野心勃勃,心机深沉,善于伪装自己以迎合父母的喜好。他自幼勤勉刻苦,对自己要求严格,表面上温文尔雅,礼贤下士,生活节俭,不好声乐女色,只与萧妃萧美娘一人生活在一起,府中的美女都被他藏了起来,留在身边侍候的都是丑陋的老女人。

每次上朝归来,他都会进入内宫向独孤皇后辞行,常常伏在地上痛哭流涕,向独孤皇后表示太子不喜欢自己,怕被毒害。独孤皇后本就对杨勇不满,听了杨广的煽风点火,更加坚定了废掉杨勇的决心

杨广不仅在父母面前伪装自己,还重金买通杨坚身边的大臣,让他们为自己美言,同时构陷杨勇,说他的坏话。

杨坚的三子杨俊,字阿祗,为人慈爱宽仁,崇拜尊敬佛道。开皇元年,杨坚代周建隋后,封其为秦王,他曾多次担任重要职务,还参与了隋灭南陈之战,立下赫赫战功然而,如今这杨俊,却逐渐变得奢侈起来,他违反国家制度,放贷赚取高额利息,百姓深受其苦。

四子杨秀,武艺精湛,性格鲁莽冲动,被封为蜀王,镇守蜀地。他在蜀地生活奢侈,喜好炫耀财富和武力,行为举止常常有失妥当。

五子杨谅,年纪最小,被封为汉王。他在杨坚在世时,因受到父母和兄长的宠爱,得以享受荣华富贵。也对于那皇位有了心思。

这不,兴隋九老和朝中的大臣猛将自然而然就成为了他们争相拉拢的对象。在这场激烈的皇位争夺赛中,每一位皇子都深知这些人的重要性,若能得到他们的支持,无疑是给自己的夺嫡之路增添了一份强大的助力。

晋王杨广,这个野心勃勃、深藏不露的皇子,平日里总是摆出一副礼贤下士的姿态。他精心筹备一场又一场奢华的宴会,热情地款待兴隋九老和朝中重臣。

在宴会上,杨广言辞恳切,满脸堆笑,对他们往昔的功绩赞不绝口,将那些辉煌的战功和政绩描述得犹如惊天动地的伟业。他那温和的语气中,时不时透露出对未来的美好许诺,暗示着一旦自己登上皇位,必将对这些支持者予以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