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寰 (第2/2页)

又摸到了一位贤臣!

“外面太冷,还请先生同朕一起进屋谈话。”

朱由检看了看袁可立苍老的面孔,提议道。

袁可立同天子有过多次书信往来,虽是他言辞少而朱由检话语多,却也能从中窥探出当今圣上是怎样的脾气。

于是袁可立也不多推脱,从容的带着朱由检一起去了刚收拾好的厅堂,并且迅速进入了主题。

……

“天下危难,当用兵解之!”

在朱由检向他咨询国策之时,袁可立讲道。

准确说来,

他和毕自严等人提到的问题大差不差,多是土地兼并、流民四起、蛮夷作乱等等,只是解决问题的侧重点不同。

毕自严觉得,只要梳理好了大明朝的财政,那兜里有钱了,万难自解。

许多人争来争去,无非是钱权二物。

袁可立则觉得,天下糜烂如此,并不是因为天下无财,而是在于人事!

但人事这东西,

并不是一位圣明天子就能解决的!

朝廷哪怕有再多的钱,可只有还养着一群吸血的虫豸,便不可能富足起来!

袁可立比毕自严年长几岁,还亲自参与到了战争前线,既要练兵,又要抚民,直面过大明朝的诸多问题,由此感触更加深刻。

而用兵数年,党争纷乱数年,也让性格本就刚直的袁可立,变得更加激烈。

他之所以不愿再当官,甚至在朱由检刚刚登基时,还不像一般士大夫那样,对新帝怀抱期望,觉得换了个皇帝就能澄清玉宇,回到老家不见任何官员,便是因为他清楚的意思到——

,!

跟一群虫豸在一起,

是不可能中兴大明的!

大明朝的弊病,已经是深入骨髓了!

而面对这么严重的问题,温文尔雅的改革方式,顶多是给朝廷续命一二十年,等待时间流逝,该发生的仍旧会发生,更不用说还有“人亡政息”的隐患!

这天下,

需要来一场极为暴烈的震动,才能把趴在江山社稷上吸血的虫豸抖落下去,然后一个个的挑出来,又一个个的碾死。

而这种种,若没有强大的力量,也只是虚言。

朱由检听了,并没有直接表露出态度,而是沉吟起来。

用兵解天下之弊,

这样的手段实在酷烈,

万载千秋之后,那些掌握话语权的文人会如何评价他?

可若不行,

则大明江山不出五十年,必然要亡!

袁可立见天子沉默良久,心知自己的话,是没有得到结果的。

自古以来,有哪个皇帝愿意去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

“中兴”之事,

说来也容易。

只需要讨好文臣士人,垂拱而治,延续王朝,末了便能得个好名声。

当年孝宗失地、放纵外戚,以至于宪宗积累几丧,有外戚干政之祸,可不也被称赞为“弘治中兴”,“千古一帝”了吗?

由此可见,

在大明朝,在文人笔下,

皇帝想讨个“中兴之主”的名号,并不艰难。

而朱由检年少,又是藩王继位,自然追求好听名声。

他敢背负天下士人的指责,

去用刀兵,剜去腐肉吗?

袁可立暗暗焦虑,却不愿放弃。

他既放弃了当日归家绝仕之念再来京城,便是怀抱着真正“致君尧舜上”想法的——

文人大多追捧尧舜之德治,却忘了尧征东夷,舜伐三苗之武功,可见天下文人,自古以来都是:()朕就是中兴之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