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终见历史大名人 (第2/4页)
张西望,看到两人走过来,就捅了捅胡亥,努了努嘴,两个童儿齐刷刷的看向走来的人。
那两人看到两个书童的疑问并带戒备眼神,温和的笑了笑,然后不理书童,而是直接躬身向安期生行礼:“这位可是安期翁?请恕在下鲁莽,窃闻得老先生尊讳。”
安期生转头:“正是老朽,两位可有见教?”
两人面色一喜,年长的人又规规矩矩的施了一礼:“学生乃本县功曹,萧何,见过安期翁。”
又一指身边同伴:“此乃本县狱掾,曹参。”曹参也再次规规矩矩的行礼。
胡亥两眼微微一眯,萧何、曹参,又是两个历史大牛人啊,今日一下得遇这个时代的三大牛人,何其幸也?
_
【百科条目】萧何(前257年-前193年),秦泗水郡沛县(今江苏省属县)人,早年任秦沛县功曹,秦末辅佐刘邦起义。刘邦克咸阳后,他接收了秦丞相、御史府所藏的律令、图书,掌握了全国的山川险要、郡县户口,对日后制定政策和取得楚汉战争胜利起了重要作用。楚汉时,他留守关中,使关中成为汉军的巩固后方,不断地输送士卒粮饷支援作战,对刘邦战胜项羽,建立汉代起了重要作用。萧何采摭秦六法,重新制定律令制度,作为《九章律》。在法律思想上,主张无为,喜好黄老之术。汉十一年(前196年)又协助刘邦消灭韩信、英布等异姓诸侯王。刘邦死后,他辅佐汉惠帝。惠帝二年(前193年)卒,谥号“文终侯”。汉朝的开国元勋之一,与张良、韩信同为汉初三杰。
【百科条目】曹参(公元前?年-公元前190年),字敬伯,秦泗水郡沛县人,西汉开国功臣,名将,是继萧何后的汉代第二位丞相。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跟随刘邦在沛县起兵反秦,身经百战,屡建战功,攻下二国和一百二十二个县,俘诸侯王二人,诸侯国丞相三人,将军六人,郡守、司马、军候、御史各一人。身被七十创,攻城略地,功最多。刘邦称帝后,对有功之臣,论功行赏,曹参功居第二,赐爵平阳侯,汉惠帝时官至丞相,一遵萧何成法,有“萧规曹随“之称。
_
按史书所记,萧何此时四十八岁,看上去身材偏瘦,刻着几道深深皱纹的长脸两侧垂下两绺长髭须,加上颌下一缕长髯和带着倦意的眼神,以及已经灰白的发色,看起来近似一个六十岁的老翁了。
曹参比萧何小了十多岁,国字脸,宽厚的八字胡,颌下宽厚的短髯,颇有勇武之气。眼睛很大而鼻子不大,稍带点儿肿眼泡,如果单看鼻眼,则颇具儒雅之相。这副面相居然有机的组合成了一个既可以看为文士也可看做武夫的容貌。
萧何自我介绍之后接着说:“吾二人皆习黄老,既得遇安期仙翁,实乃吾等平生之大幸。”
安期生一听,立即转过身来,向两人施礼:“岂敢岂敢,老朽虽师从河上丈人,徒有虚名耳。”一指陈平:“此乃今日老朽新识小友,陈留陈平,亦同道者。”
萧何和曹参又一起向陈平施礼,陈平也微笑还礼。
萧何四下看看,又恭恭敬敬的说:“吾等欲请仙翁授业解惑,然此处噪杂,不若另择一肆,吾二人做一东道,请翁及陈生共叙,如何?”
安期生看了看陈平,点了点头。
陈平则笑着说:“二位虽为吏,囊中想必不裕。大家皆为同道,此地两位的花费和新肆的花费,都由平付,何如?平附身贾队游历,资财非难,且莫推辞。”
萧何看了曹参一眼,拱手道:“既为同道者,吾等就不推辞了,谢过陈生。”
陈平招侍者来结了两席酒账,四人加两个童儿一起换了一家有单间的高档酒肆,各据一席落座。酒菜未上,几人就开始讨论起黄老,兼论天下大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