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蒙山 (第2/5页)

到一阵轻松,大笑起来。

_

李荡可不轻松。随着距离蒙山越来越近,他的心情也就越来越紧张,疑心也越来越重。

自临邛出发直至在蒙山外扎营,他就再也没看到皇帝。郎中令一直在说皇帝受了风寒,可这也无法证实。

皇帝起居不是他一个郡守能围观的,除非皇帝要见他,否则他还真没理由去窥探皇帝是否还在队伍中。当然他也做了努力,以入山时如何安排为由,想得到皇帝的明诏,就这也被辅王殿下客客气气的挡驾了,说皇帝口诏,一切由郡守安排。

不过现在就算知道皇帝不在军中也已经晚了,李和昨日就脱离了大队,名义是回成都,实际是去与蛮羌通气,最终确定伏击地点与方式。

木已成舟,李荡现在要想的是自己如何脱身,才能在羌蛮的伏击中不会被这些野人不分青红皂白的一起宰了。好在任嚣让他带人引路,他会走在大军前面。有李和在羌蛮一边,会先将他放过,伏击后面的大队人马。

比较讨厌的是任嚣在任何行军中都会派出远比正常数量要多的斥侯,按李荡所具有的军事常识,完全没必要派这么多斥侯来来往往。而且任嚣极为谨慎,只要一组斥侯未归,他就会令全军停止前进。

所以在李和离队前他为此还专门嘱咐过,只要斥侯没有发现羌蛮埋伏,就万万不要伤害斥侯,免得节外生枝让皇帝不去了,那所有安排就都白费。

有时候他也觉得自己疑心太重,皇帝要是不想去蒙山,那还分一半军队过来干嘛?这一带并没有闹出羌蛮反秦暴动之类的情况,就算有也用不着皇帝的卫尉来平息,让郡尉智带上几千郡兵就够了。郡兵看上去虽然没有铁壁军训练有素,可对付一下没有军训的蛮羌还是游刃有余的。

由于羌人和蛮人每一族或每一洞的人都不多,单独一族一洞最多也就能拿出千把兵丁,所以只要大秦没有出台让所有蛮羌都接受不了的政策,就不会出现联合反秦的事情。

这次他是下了大本钱,才说服了一蛮四羌来帮他,合并一起也不超过四千。这一带蛮人少,只有两三洞,距离蒙山也不近。羌人多一些,在蒙山附近有十几个族落。他一方面送兵器送粮食,另一方面还答应事成之后,会帮助这些参与者去占领其他蛮洞和羌族部落的地盘。

不管怎么样,跳河一闭眼,拼了。

第二日,皇帝大军开始进入蒙山。

蒙顶山靠近平原,不是那种奇峻幽险的地方,各个小山头都是带一定坡度的缓坡,不过这个时代未经开发,山林灌木繁杂,易于藏人。山路虽大多不陡峭,可因林木缘故,可供行走的宽度不大,郡尉李智的郡兵此时就充当起了开路先锋,手持长戟当镰刀用,在前面扫荡灌木杂草,遇到较为粗壮的树时大斧伺候。李荡和几个家臣跟在开路郡兵之后,其他郡兵跟在李荡之后,时不时前出一部分替换开路郡兵,再后面才是铁壁大军。皇帝舆车?那就更为靠后了,距离先头开路军足有二三里远。

李荡通过李和与蛮羌商量好的战术是,找一个相对狭窄的路段,蛮羌兵埋伏在山上林木中,放过皇帝前面的大军后突袭皇帝中军,以一部分人堵住前军回援,一部分人挡住后军前进,杀掉皇帝和公子婴以及任嚣后,再根据战况决定是继续屠戮剩下的铁壁军抢夺兵器还是立即扯呼逃走。

进山之后,任嚣至少放出了五组斥侯,并命令郡尉智,任何一个山弯处若看不到斥侯站岗表示平安无事,就立即停止前进。也就是说,斥侯至少能探查到前路中的五个山弯。任嚣自己并没有跑到大队前面观察,而是处于皇帝中军到开路兵位置的中间。

行进了近十里山路,已经能看到一些小路弯弯曲曲的上山,山坡上围绕一些树木周围被砍伐出片片小空场,像长了斑秃的头,那些就是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