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攻雒阳 (第2/4页)
还吆五喝六的指使皇帝干这干那的伺候自己……
冯去疾非常正式的行礼请罪:“陛下若欲罢老臣之职,老臣甘领罪责。老臣所言皆肺腑,非欲惑君也。”
胡亥这回真的严肃起来了:“老丞相,非是朕不喜听阿谀之语,然朕少年人心性,若诸卿皆如此,朕得意而忘形,既非大秦之福,也非诸卿之福。所以,诸卿在恪尽职守之外,于朝堂上应为君王之策做多方面多角度质询,以使方略尽量完善。即便诸卿对我的安排感觉完备,也应努力去找其中的漏洞,而不是只会敬服我。我还是那句话,大秦的江山是我的,也是诸卿的,还是全体百姓的。我希望朝堂氛围能一直是质询查漏并提出补足方略,朕不能如先皇父勤政,但也不想太过刚愎。”
这番话一出,所有在座公卿都感动了,全直起身子行正揖礼:“臣等奉诏,愿大秦万世。”
_
这边胡亥煽情出大秦朝堂的上下一心,那边雒阳城下,周文率领的二十万张楚军则是万众一心的对雒阳城发起了强大的攻击。
对于要不要攻击雄阔的雒阳坚城在张楚军内部是有争议的,很多三川郡本地闲民有些去过雒阳城的,从城内城外都看过其城墙,有些加入者本身就是雒阳城内的城狐社鼠,听闻周文军进入三川郡,想混个前程跑出城专门去投了张楚军。
由于这些城狐社鼠中许多人加入的早,在周文大力吸纳三川郡内他郡流民时,凭借市井混生活练就的三寸不烂之舌招纳到大批兵员,所以自身也很快混成了张楚军中的中高级将领。
这些雒阳城出身的将领大都反对攻打雒阳。
周文本身也勉强能算个策士,舌头还是挺好用的,再加上他从陈郡带出来两万人中的将领们,都听说过他在攻占陈县中所用里应外合计谋的作用,所以很敬服之,自然也会站在支持周文攻城的一方。
由于闲民将领毕竟刚加入不久,扛不过这些也就比他们早不了几天加入的“老资格”,最终被周文说服。
其实周文攻打雒阳的核心理由就两个字:粮秣。
中国史书的记载总是非常简略,周文带人攻击函谷关,史书中就完全没说明这十几、二十万人是如何解决粮草问题的,只是很简单的说“车千乘,卒数十万”。
不过史书中周文攻关中的一路上,秦之官府必然毫无准备,所以也因此粮秣可能并不是问题,所以被史书所忽略。
可现在,要不是胡亥垂涎这二十万劳动力,只要在三川郡内坚壁清野不留粮草,周文都干脆就别想攻到函谷关前。也就是胡亥沿途给周文用十几万石粮秣投下钓饵,才让他能够眼望函谷关。
周文从颖川郡带领由最初两万扩张到十八万的张楚军进入三川郡后,又招纳了两万多流民,人数已经膨胀到二十万出头,这么多人的粮秣消耗是巨大的,就算不按照秦法中训练时每日五斤粮、战时七斤粮的标准发放,每日每人只发放不到四斤口粮日耗也超过六千石。
在梁县从府库和富户家中获取的未及带走的粟米高达八万多石,也不过支撑周文军中所需十五日左右。周文从梁县到雒阳行军就用了六、七日,所余粮秣向前到达渑池还没问题,但完全支撑不到抵达函谷关。
就算勉强到了函谷关,如果攻关不顺利再多耗几日,全军就有断粮的危险。一旦军粮供给不上,这二十万人随时散摊子。虽然沿途的渑池和陕县等地还有可能获取到粮秣,但那是个未知数,周文不敢冒这个险。
他对将领们说,必须要有在函谷关停留五日攻关、并在进入函谷关后直达灞上的粮秣,才能放心攻击前进。所以,攻下雒阳不是目的,获取雒阳城内的粮秣辎重才是重中之重。
有将领说雒阳难攻,若在雒阳城下消耗时日过久,恐怕连到渑池的粮秣都不够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