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赵地秦啸 (第2/5页)
当以大楚和大王为重。”
项羽已经得到了想要的效忠,所以接着项伯的话赶紧往回搂:“伯叔说的对,某望诸君支持,也是为大王和大楚,我项氏也罢,诸君也罢,都是大楚的军将,只要上将军所为利于大楚和大王,籍也必遵上将军之令。”
大家于是又共饮一爵。
丁固虽然和诸将一起慷慨激昂,但却对项伯和项羽最后说的话很是腹诽:“什么是最利于大王和楚国的事情,还不是你项籍去判断?”
不过他也是跟着项梁起家的将领,对项羽的领军能力也是极为敬佩的,而且楚军中项氏的力量雄厚,宋义则在军中没什么根基,所以他也只有跟着项羽才会有前途,能让他参与这个私人小宴也是项氏对他的认可。他只希望项羽打了胜仗后不要像项梁那样骄狂,兵败被俘的日子可不怎么好过。
_
项羽已经为秦军伐赵做好了救援赵国的心理准备,赵王歇和张耳、陈馀也做好了被秦讨伐的心理准备。只是,赵国的君臣完全没有项羽那种必败秦军的坚定心态,而是颇为惶惶不可终日的末日心态。
张耳和陈馀都清楚,他们仓促间招募到的赵军,别说与训练有素、长期戍守关中北边的北疆军比,就是跟大半刑徒组成却又战无不胜的秦锐军比,也几无胜算。当初李良弑杀赵王武臣让赵国一夜之间崩塌,张耳和陈馀自觉有责任重建赵国,同时也是因为秦锐军对上了武信君的楚军,他俩判断项梁虽然兵力不如秦锐军,但战法战力应该略站上风,而秦锐军的兵力稍多,所以秦楚两军至少是势均力敌,应该能打来打去的打很久,这个时间足够他们击败李良并重建赵国。
秦楚之战伊始,秦一直在败,他们还挺高兴,一边招募兵卒,一边不急不缓的进行训练并着手攻击邯郸郡。谁知道天有不测风云,武信君的连番胜利却最后一把全输了出去,还搭上了自己的性命,这下赵王歇和张耳等人慌了。
本来他们在项梁与秦锐决战前就已经取得了巨鹿郡,慢慢准备着到一定时候就去攻击李良,可项梁一败,他们就只能在入冬前兵力刚达到十万时,仓促发出七万训练不足的军卒去取邯郸郡并想要消灭李良,结果最后还是让李良跑了。
这个冬天赵国的军卒过的非常辛苦,冰天雪地也无止歇的不停练兵,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嘛。好容易君臣们对赵卒多少有了点儿信心,秦军换防了,换上来打跑了匈奴的凶悍边军!
现在他们一面强化信都城防,一面疯了一样的玩儿命继续操练,临阵磨枪不快也光,总不能坐着等死。秦人有二十万久经战阵之卒,赵国只有十万新卒如何够用?
鉴于赵国军卒数量不及秦军,陈馀再次开始在赵境内“拉壮丁”,张耳则将巨鹿郡内驻守的五万卒又调了二万到信都,使信都再次达到了追杀李良时的七万卒,而在巨鹿只留了三万卒。
比较好的消息是,陈馀已经又在赵境搜刮到了将近五万新壮丁,虽然这些新卒里面占了大多数的是老的老、小的小。
秦二世三年二月。
这一日赵王歇又在王宫内和张耳合计现在赵军的训练情况以及揣测秦军何时能完成换防开始攻伐赵国,他们盼望已久的斥侯报告终于来了。消息不来则已,一来就连续不断。
“秦军在大将军王离的率领下,已经从白马津渡过河水,向北杀来,旗帜上有名称秦啸军。”
“秦军采用了一种奇特的四个轮子的革车,看上去每车可载物五十石。秦人用双马拉车,行进速度每日可达五十里。”
“秦军已占安阳县,距离邯郸只有百五十里,三日可至。”
……
“向齐燕赵的求援使者都派出去了吧。”赵王歇脸色青白,手指微颤。
“奏王上,秦军渡白马时就已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