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大贤良师 (第2/3页)
的发展浪潮中,保持太平道的稳定与团结,确保各项事务有条不紊地进行。
第八位,气质儒雅,风度翩翩,最为独特的是他精通音律,仿佛能与天地间的自然之音相呼应。张一凡目光中流露出一丝期待,为其取名 “乐鸣”。他深知音乐具有动人心弦、跨越语言与阶层隔阂的神奇力量。这位弟子将运用他的音乐才华,谱写太平道的华章,让悠扬的旋律成为传播太平道教义的独特载体。在那美妙的音乐声中,人们将更容易敞开心扉,聆听太平道的故事,感受其蕴含的深刻哲理,从而被其吸引,投身其中。
张一凡凝视着这八位弟子,神情庄重地说道:“尔等既已入我太平道,便需铭记使命。太平道所追寻的,乃是天下大同之境,届时百姓皆能安居乐业,共享太平。吾等当以救民于苦难为首要职责,无论贫富贵贱,皆要一视同仁,平等相待。观如今这世间,乱象丛生,百姓深陷水深火热之中,苦不堪言。故而,吾等需倾尽全力,将太平道的教义广泛传播开来,让更多的人知晓并追随,共同为这太平盛世的降临而努力拼搏。”
随后,张角派遣这八位弟子分赴四面八方,肩负起宣传太平道教义、发展徒众的神圣使命。“正乾” 昂首挺胸,毅然踏上前往青州的道路。抵达青州后,他深入乡村田野,与百姓们同甘共苦,并肩劳作。他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百姓们讲述太平道中关于公平分配土地、减轻徭役赋税的伟大理念。那些长期饱受地主残酷剥削的农民们,听闻这些理念后,犹如在黑暗中看到了希望的曙光,纷纷踊跃加入太平道,渴望能借此过上幸福美满的好日子。
“慈恩” 心怀慈悲,脚步坚定地奔赴徐州。他在徐州的城镇中,积极开设粥棚,救济那些受灾挨饿的灾民。在施粥的同时,他不忘宣扬太平道的仁爱思想,以自身的善举诠释太平道的教义。他的慈悲与善良,如同一股暖流,温暖了无数人的心灵。众多城镇手工业者看到太平道不仅心系穷苦农民,亦重视他们的生存状况与福祉,深受感动,毅然决然地投身其中,成为太平道的忠实信徒。
“迅风” 身姿矫健,行动如风,穿梭于幽州与冀州之间。他凭借自身敏捷的身手和快速传播信息的卓越能力,活跃于两地的交通要道与热闹集市。他激情澎湃地向过往行人宣讲太平道的教义,其充满活力的宣讲风格,如同一团燃烧的火焰,感染了许多热血青年。这些年轻人被他的热情所打动,被太平道的理念所吸引,积极响应号召,纷纷加入太平道,为其在幽州与冀州的蓬勃发展注入了新鲜而强劲的血液。
“慧思” 才思敏捷,沉稳睿智,留在荆州潜心钻研太平道义理。他主动与当地的文人墨客交流探讨,将太平道义与深厚的文化知识巧妙融合。他以深邃的思想、独到的见解,在荆州的文化界掀起了一阵太平道的思想热潮。不少有识之士在与他的交流中,对太平道的先进性与深刻内涵刮目相看,逐渐认可并接受了太平道的理念。甚至一些官吏和宦官,在他的影响下,也开始暗中关注太平道的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给予支持与助力。
“义豪” 豪爽仗义,侠肝义胆,前往扬州闯荡江湖。他在扬州的江湖中广交各路豪杰英雄,以侠义之名传播太平道的教义。他的豪爽性格与正义之举,赢得了众多江湖人士的敬重与认可。在他的引领下,这些江湖豪杰纷纷追随其后,加入太平道,为太平道在扬州这片土地上的传播与发展奠定了坚实而广泛的人脉基础。
“辩机” 能言善辩,口若悬河,踏入兖州的学府与书院。他在这些文化殿堂中,与众多学子展开激烈的辩论。他以清晰的逻辑思维、雄辩的口才,深入浅出地阐述太平道的先进性与优越性。他的言辞如同一把锋利的宝剑,斩断了学子们心中的疑虑与困惑。许多学子被他的才华与智慧所折服,被太平道的理念所吸引,纷纷成为太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