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共议太平之基 (第2/2页)
比如南方水乡,渔业和水运发达,在赋税征收上可侧重于对渔业和航运业的税收;而北方草原地区,畜牧业是主要产业,那么对畜牧业的管理与赋税征收就要有专门的制度。这样因地制宜,才能更好地促进各地的发展,实现全国的太平。”
张一凡认真聆听着每个人的发言,心中暗自欣慰,这些核心成员们都在用心思考着太平道的未来发展。待众人的讨论稍缓,他开始进行点评总结:
“诸位,今日的讨论让我看到了大家对太平道大业的用心与智慧。李通提出的按人口分田与初期轻徭薄赋,着眼于公平与百姓的休养生息,这是非常重要的基础理念。黄忠考虑到土地差异与多元发展,宋忠关注到商业手工业税收,以及张宝的公田设想和张梁的因地制宜之策,都为我们构建完善的分田赋税体系提供了宝贵的思路。”
“在分田方面,我们应综合考虑人口、土地质量、地理位置以及地方特色等多方面因素。以人口为主要依据,但也要根据土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微调。对于肥沃且交通便利之地,可适当集中资源,发展高附加值的农业或商业项目,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而偏远贫瘠之地,则要加大扶持力度,如提供优良的种子、农具,派遣农业技术人员指导耕种等,确保每一寸土地都能发挥其最大的价值,让每一户百姓都能有稳定的收成。公田的设置也必不可少,这将是我们应对灾荒与保障军事后勤的重要依托。”
“赋税征收上,初期什一税可作为基本标准,但正如大家所言,要根据不同的产业、地区进行灵活调整。农业是根本,要确保农民的负担不过重,同时鼓励他们采用先进的耕种技术,提高产量。商业与手工业是繁荣经济的重要力量,要在合理征税的基础上,给予其发展的空间,通过税收政策引导其朝着有利于民生与太平道整体利益的方向发展。对于不同地区的特色产业,制定专门的税收制度,既能促进地方经济的繁荣,又能丰富太平道治下的经济形态。”
“然而,我们要清楚,分田赋税制度的建立并非一蹴而就,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实施过程中,我们要密切关注百姓的反馈,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进行优化与调整。这一制度的核心目的是为了让百姓富足,让太平道的根基稳固。我们要始终牢记,太平道是为百姓而生,所有的政策都应以百姓的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这场讨论持续了许久,最终在张一凡的总结下,众人达成了初步的共识。他们深知,未来的道路依然充满挑战,但只要秉持着为百姓谋福祉的信念,不断完善各项制度,太平道定能在起义成功后,建立起一个百姓安居乐业、社会繁荣昌盛的太平盛世。而分田赋税制度,也将如同坚实的梁柱,支撑起这座宏伟的太平大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