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部分 (第2/5页)
进行了校射“金刚”号与“雾岛”号则是在八点五十七分,才完成了校射。这个时候,三艘战列巡洋舰已经打出三枪与四枪齐射了。
更重要的是,利用这几分钟,特混舰队把交战距离缩短到了一万八千米。
对三艘日舰来说,这是一个极为危险的距离。
要知道,在这个距离上“德夫林格”级上三百八十毫米主炮打出的重型穿甲弹能够击毁所有在大战期间建造的主力舰。虽然“金刚”
级进行了现代化改装,由战列巡洋舰升格为快速战列舰,但是只加强了侧舷装甲带,并没有加厚装甲甲板。更重要的是“金刚”级的改造很不彻底,即便是加强了侧舷装甲带,也只得到了大战时期的水准,甚至比大战后期的战列舰都差得多。
导致“金刚”级改造不彻底的主要原因,也是干舷过低,即在改造中,不能大幅度增加排水量,不然过低的干舷将对航行安全、主炮火力产生负面影响,甚至会增加战舰在受损后翻覆沉没的风险。
可以说“德夫林格”级在改造后,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快速战列舰。
相比之下,改造后的“金刚”级仍然只算得上是战列巡洋舰。
更重要的是,一万八千米的交战距离,对“金刚”级上的十四英寸主炮提出了非常大的挑战。
虽然在大战期间,英国皇家海军的同口径主炮能够在这个距离上击毁包括“德夫林格”级在内的所有战列巡洋舰,但是别忘了“德夫林格”级已经进行了现代化改造,不管是侧舷装甲带还是水平装甲都得到了强化,防护能力与“拜仁”级相当,已经达到了战后战列舰的标准。
大战期间的几场海战已经证明,十四英寸穿甲弹在这个交战距离上,对战列舰的威胁并不是很大,击穿概率不会超过百分之三十。
此外,〖日〗本海军并没有仿效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为远战研制重型穿甲弹。
当时,英国皇家海军与美国海军已经跟上了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的步伐,专门为远战研制了重型穿甲弹,并且修改了炮战规则。可惜的是,〖日〗本海军并不重视远战,也就没有研制或者采购重型穿甲弹。
说起来tǐng有越,〖日〗本海军不重视远战的主要原因是为了节约炮弹。
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几场大规模海战进绊分析后,〖日〗本海军得出了一个结论,即远距离炮战的命中率太低,不足以决定舰队决战的最终结果,因此〖日〗本海军在末来发展中应该更加重视近距离炮战。
为此,〖日〗本海军一直非常重视主力舰的航速。
拿在战后建造的“长门”级战列舰来说,其最高航速达到了二十七节,而美国海军在同期建造的“科罗拉多”级只有二十节,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德意志”级只有二十五节,英国皇家海军的“纳尔逊”级也只有二十三节。很明显,〖日〗本海军的战列舰在最高航速上比其他国家的都高了一些。
除了重视速度,就是主炮的近距离威力了。
显然,〖日〗本海军认为,在近距离炮战中,能够节约弹药,而节约观念在〖日〗本海军中根深蒂固。
当时,三艘“金刚”级的主炮,配备的是只有六百多公斤的轻型穿甲弹。
如果交战距离在一万四千米、或者一万二千米以内,三艘“金刚”
级就拥有与“德夫林格”级一较高下的能力。
可惜的是,只要交战距离超过一万四千米,三艘“金刚”级就别想占到便宜。
三艘“金刚”级开始校射的时候,三艘“德夫林格”级已经完成了“热身〖运〗动”进入了战斗状态。
八点五十八分“德夫林格”号首开战果。
命中点在“比睿”号的“炮塔,也就是紧挨着后舰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