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柳下惠却敌 (第5/7页)

齐国被占了谷地的缘故,正想和晋国结盟对抗楚国呢。听说晋侯在敛盂驻军,当天就驾车到卫地去和文公相会。

卫成公见五鹿已经失守,急忙派宁速的儿子宁俞前来谢罪求和。文公却不买账,说道:“卫国当初不肯借道,现在害怕了才来求和,这哪是真心的。我早晚要踏平楚丘!”宁俞回去把这话报告给卫侯,当时楚丘城里谣言四起,一晚上能被吓醒五次。宁俞对卫成公说:“晋侯正在气头上,国人也都惊恐万分。您不如暂时出城避一避,晋侯知道您出去了,肯定不会来攻打楚丘。然后咱们再去求晋国和好,这样才能保住国家啊。”

成公无奈地叹了口气,说:“先君当年对逃亡的晋公子重耳无礼,我又一时糊涂,不答应借道,才落到今天这个地步,连累了国人,我也没脸再待在城里了。”于是就派大夫咺和他的弟弟叔武代管国事,自己跑到襄牛这个地方躲起来。一面又派大夫孙炎到楚国求救,这时候正是春二月。有个叫髯翁的诗人写了一首诗:

患难何须具主宾,纳姬赠马怪纷纷。

谁知五鹿开疆者,便是当年求乞人?

就在这个月,郤縠在军中去世了。晋文公悲痛万分,派人护送他的灵柩回国。因为先轸有夺取五鹿的功劳,就提升他为元帅,让胥臣辅佐下军,填补先轸的空缺。这是因为赵衰之前推荐胥臣见多识广,所以文公才这么安排。

文公想趁机灭掉卫国,先轸赶忙劝阻道:“咱们本来是为了解救被楚国围困的齐、宋两国,现在齐、宋的危难还没解除,如果先把卫国灭了,这不符合霸主存亡继绝、体恤小国的道义啊。再说了,卫国虽然无道,可他们的国君已经跑了,废立大权在咱们手里。不如把军队调向东边,去攻打曹国,等楚国军队来救卫国的时候,咱们已经在曹国了。”

文公觉得他说得有理,就同意了。

三月,晋军包围了曹国。

曹共公把大臣们召集起来商量对策,僖负羁站出来说:“晋君这次来,是为了报当年被您偷看肋骨的仇,他现在正火大呢,咱们可不能跟他硬拼。我愿意当使者去谢罪求和,救救一国的百姓。”

曹共公却怀疑地说:“晋国不接受卫国求和,难道会单独接受咱们曹国吗?”

大夫于朗进言说:“我听说晋侯当年逃亡路过曹国的时候,僖负羁偷偷地给他送吃的。现在他又主动要求当使者,这肯定是卖国的计谋,不能听他的。主公您先把僖负羁杀了,我自有办法让晋军退兵。”

曹共公犹豫了一下,说:“负羁谋国不忠,看在他是世臣的份上,就免了他的死罪,罢官算了。”

负羁谢恩后出了朝堂。这可真是“闭门不管窗前月,吩咐梅花自主张”。

共公问于朗:“你有啥办法?”

于朗得意地说:“晋侯现在打了胜仗,肯定很骄傲。我假装写一封密信,约他黄昏的时候献城投降,提前在城墙上埋伏好精兵,带着弓弩。等把晋侯骗进城,就把城门的悬门放下,万箭齐发,不愁不把他们射成肉酱。”

曹共公听信了他的话。晋侯收到于朗的降书,就想进城。先轸却拦住他说:“曹国的兵力还没受损,怎么知道这不是诈降呢?我先去试试。”

于是先轸挑了一个长得高大威猛、留着长胡子的士兵,让他穿上晋侯的衣服代替文公,寺人勃鞮主动要求当车夫。黄昏时分,城墙上竖起一面降旗,城门大开,假晋侯带着五百多人,大摇大摆地进了城。还没走到一半,就听到城墙上梆子声响成一片,箭像飞蝗一样射过来。他们急忙想回车,可城门的闸已经放下了。可惜勃鞮和三百多人,都死在了那里,堆成了一堆。幸好晋侯没去,不然可真是“昆岗失火,玉石俱焚”了。

晋文公当年路过曹国的时候,曹国有很多人都认得他。那天晚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