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晋惠公大开杀戒 (第5/6页)
及被害的前因后果,细细哭诉了一遍,而后献策道:“晋侯背信弃义,忘却秦国大恩,却斤斤计较国内小怨,致使百官惶恐,百姓怨愤。若您派遣一支偏师前去征伐,晋国必定内乱丛生,民众自会倒戈。届时,废立晋君,全凭您的心意。”
穆公转头询问群臣意见,蹇叔率先发言:“若依丕豹之言讨伐晋国,便是助臣子讨伐君主,于道义不合。”百里奚也附和道:“倘若百姓不服,晋国必有内乱,国君不妨暂且等待,待其内乱爆发,再相机行事。”穆公微微点头,说道:“我亦对丕豹之言心存疑虑。晋侯一日之间诛杀九位大夫,若无众人拥护,怎敢如此行事?况且我方出兵若无内应,又怎能确保必胜?”于是,丕豹便留在秦国,被任命为大夫。
此年正值晋惠公二年,周襄王三年。
这一年,周王子带妄图谋取王位,他用重金贿赂伊、雒之戎,唆使戎人攻打京师,自己则在城中策应。戎人依计行事,汹涌入京,王城瞬间陷入重重包围。周公孔与召伯廖拼死坚守,王子带见势不妙,不敢出城与戎人会合。襄王无奈,只得派遣使者向诸侯紧急求援。
秦穆公与晋惠公皆欲借此机会与周王交好,于是各自率领军队前去征伐戎人,救援周室。戎人听闻诸侯大军将至,不敢恋战,大肆焚掠东门之后,仓皇逃窜。
惠公与穆公在救援途中相遇,惠公想起自己背约之事,不禁面露惭色。此时,惠公又接到穆姬的密信,信中严厉斥责晋侯对贾君无礼,且不肯接纳群公子等诸多不是,责令他速速改过自新,莫要破坏秦晋旧好。惠公阅信后,对秦国更生疑忌之心,于是匆匆下令班师回朝。丕豹见状,力劝穆公趁夜偷袭晋师,穆公却摇头叹道:“你我此番同为勤王而来,虽有私怨,然此刻不可轻举妄动。”言罢,两国军队各自归国。
彼时,齐桓公亦派遣管仲领兵救周。闻得戎兵已退,齐桓公便派人前去诘责戎主。戎主见齐国兵威强盛,心中畏惧,赶忙派人谢罪道:“我诸戎怎敢冒犯京师?实是甘叔引诱我等前来。”
襄王盛怒之下,将王子带逐出京城,王子带无奈,只得逃往齐国。戎主随后派人前往京师,诚心请罪求和,襄王应允。回想起管仲安定王室之功,以及此次和戎之劳,襄王对管仲大为赞赏,欲以上卿之礼相待。管仲谦逊辞谢道:“国、高二位大夫在上,臣不敢受此厚礼。”再三谦让之后,管仲最终接受了下卿之礼,而后安然归国。
是年冬天,管仲病重,桓公亲往探视。见管仲身形消瘦,憔悴不堪,桓公心中悲痛,紧紧握住管仲之手,说道:“仲父病势沉重,若有万一,寡人将国家大政托付于谁?”
当时,宁戚、宾须无已先后离世,管仲闻言,不禁叹道:“可惜啊,宁戚英年早逝!”
桓公问道:“除宁戚之外,难道便无他人可用?我欲任用鲍叔牙,仲父意下如何?”
管仲微微摇头,说道:“鲍叔牙乃真君子。然而,他并不适合执掌国政。他善恶过于分明,喜好善良之人固然没错,可对丑恶之事深恶痛绝,几近苛刻,如此,又有谁能忍受?鲍叔牙一旦见人有一恶处,便终身难忘,此乃其短处。”
桓公又问:“隰朋怎样?”
管仲答道:“隰朋大致可担此重任。他不耻下问,居家之时亦心系国事。”言毕,管仲长叹一声,道:“天生隰朋,犹如我的舌头。如今我身将死,舌头又怎能独存?只恐君上重用隰朋亦难以长久。”
桓公再问:“那易牙如何?”
管仲神色凝重,说道:“君上即便不问,臣亦要进言。易牙、竖刁、开方此三人,万万不可亲近。”
桓公满脸疑惑,说道:“易牙烹煮自己之子,只为满足寡人之口腹,此乃爱寡人胜于爱子,难道亦有可疑之处?”
管仲正色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