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梅长苏与靖王初步达成了共识 (第1/2页)
听到梅长苏的答复后,萧景琰缓缓地转过身来,以一种无比笃定的神情凝视着梅长苏,并郑重其事地对他说道:“我并不强求你知晓何为军人的铁血精神,何为战场上弥漫的滚滚狼烟。然而,有一些人我们绝不能去伤害,有一些事情我们更不能加以利用。倘若连那些曾经在血雨腥风中奋勇杀敌、浴血奋战于沙场之上的将士们,我们都不能够心怀敬意、予以尊重的话,那么我萧景琰将会不屑与你并肩同行。这一点,你可明白了?”
面对萧景琰那严肃而凌厉的警告,梅长苏只觉得心头一阵翻涌,仿佛有一股难以言喻的腥味弥漫开来。与此同时,一种对于贪婪与愚蠢所带来后果的深深担忧也涌上心头。然而,幸运的是,在萧景琰身旁尚有他这位谋士为之保驾护航。想到此处,梅长苏暗自下定决心,就让自己去承担那些萧景琰出于道义或原则而不愿亲力亲为之事吧。
稍作停顿后,梅长苏缓缓地开口向萧景琰保证道:“殿下所言极是,苏某定然谨遵教诲。既然今日乃是前来议定规矩,不知可否容苏某也发表些许拙见呢?”
萧景琰凝视着梅长苏那张满是诚恳之色的面庞,心中原本躁动不安的情绪竟也逐渐平复下来。他微微颔首示意,然后动作轻缓地坐在了梅长苏的对面,以同样真挚且专注的目光回应道:“但说无妨!”
此时众人的目光皆聚焦于梅长苏身上,只见他神情凝重、目光坚定,尽显一片赤诚之心。他深吸一口气,而后郑重其事地对萧景琰言道:
“欲要应对如太子和誉王这般狡诈多端之人,仅凭殿下您那一腔满怀正义的热血实难成事。而苏某之所以存于此世,便是要竭尽所能阻止他们的种种阴谋诡计得逞。若想成功与之抗衡,我们必须比之更为狠辣决绝才行。否则哪怕只是稍有疏忽大意,我们苦心经营的这番大业便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境。关于这一点,想必殿下您的心底应当也是再清楚不过了吧?”
梅长苏目光沉静地注视着欲要开口反驳自己的萧景琰,就在对方尚未将话语脱口而出之际,梅长苏紧接着言道:“殿下的底线,苏某定然不会触及半分。同时,也期望殿下从今往后莫要再对苏某心存任何疑虑。此外,有些事殿下亦无需继续隐瞒于我,譬如庭生此人。”
萧景琰闻得梅长苏提及庭生之名,心头猛地一震,然而他迅速强自镇定下来,竭力维持着面容的平静,努力不让丝毫情绪波动显露在外。只见他缓缓开口,语气沉稳地道:“庭生?他仅仅只是御膳房主厨手下的一名小徒弟罢了,我又何来何事需要对你隐瞒呢?”
梅长苏瞧着萧景琰一脸严肃、煞有介事地加以掩饰,当下便毫不留情地直接戳穿道:“我所指的并非寻常之事,而是有关他的身世,或者更为确切地说,乃是他真正的身份。”
直面梅长苏如此笃定且咄咄逼人的质问,萧景琰内心不禁惶恐难安,但他依旧谨小慎微地回应梅长苏道:“我这一生向来光明磊落、问心无愧,唯独对此事始终不敢轻易示人可是先生又是怎么知道的呢?”
梅长苏面带微笑,眼中闪烁着自信与从容,不紧不慢地回应着萧景琰提出的疑问。他神态轻松自如,仿佛一切都尽在掌握之中,缓声说道:“关于我如何得知此事,殿下实在无需过多挂怀。重要的是,殿下应当明白,我从未借此事给殿下带来任何困扰或刁难。”
萧景琰听后,微微颔首,表示认同梅长苏所言。他沉默片刻,然后缓缓开口,语气沉稳而坚定:“的确如此,如果阁下有意加害于我,仅凭知晓庭生身世这个秘密,便能轻易让我陷入困境,甚至束手无策。”
梅长苏见萧景琰终于有所松动,一直紧绷的心弦稍稍放松下来。要让这位倔强如牛的皇子低头认错,着实并非易事。想到此处,他不禁暗自感叹一番,接着趁热打铁,继续苦口婆心地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