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史家庄史进教习武艺 (第2/3页)

,处处都是练武的喊杀声。

为掩人耳目,从此史进便改名为史斌,教着庄上的人都这么叫,至此,大家只知道有史斌,而无史进。

时间疾迅,转眼间又过去了数月。而此时,赵佶的第九子康王赵构已然在南京应天府(河南商丘)即位,改年号“建炎”,延续了宋祚(史称南宋)。这个消息传来,已然是数月之后。

靖康二年(建炎元年)五月初一日,在赵佶、赵桓父子俩被金人掳至北地后,九子康王赵构在文武官员的见证下登坛昭告天下,正式登基称帝,成为赵宋王朝的第十位官家。

然而赵构称帝之后,心中却有颇多忧虑,本身他自己根基不牢,拥戴他的人分为两派:一派以知枢密院事汪伯彦、中书侍郎黄潜善等人为核心;另一派以李纲、宗泽为核心。

赵构流落在外时,汪伯彦亲自背着箭袋,率领部下在黄河边迎接赵构。

赵构慰劳他说:“以后做了皇帝,必定任命你为宰相。”

汪伯彦从此成为赵构的心腹,深得赵构信任。赵构登基之后,没有食言,任命汪伯颜做了宰相。

而汪伯颜却是一个典型的主和派,他主张以割地、赔款来阻止金兵的入侵。

主战派中的李纲、宗泽都主张集结重兵对抗金人的进攻,进而收复故都,迎回二帝。

刚即位的赵构,由于根基不稳,并没有什么执政经验,所以他一直在两派之间“骑墙”,一时也不知道听谁的。

赵构出生在深宫之中,此时也刚二十岁,对百姓疾苦、国家社稷的重要性哪里能明白,但是他父亲赵佶和哥哥赵桓的贪生怕死、骨子里的懦弱,在他身上却毫无二致!

这样的性格就注定了赵构的真实思想是倾向于主和的,所以当他知道金军再次南下之时,他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逃跑,人送外号“赵跑跑”,当然没有人敢当着赵构的面来叫,只是私下里暗暗叫一叫而已。

你可以想见,一个国家里面,如果最高领导人都是这副德性,那他下面的文武百官还能怎么样呢?是不是会上行下效呢?事实其实就是这样!

史进以为,虽然赵佶和赵桓两位皇帝被掳走了,新上任的赵构官家应当是能够有所作为的,毕竟新皇帝目睹了国破家亡的切齿之辱,应当是在心灵上有所震撼,便会奋发而起。

可惜事与愿违,赵构并没有成为一代中兴之君的想法,他爱惜的是自己的性命,所以当金人南下时,他一跑再跑,在海上漂泊了四个多月,成为了有名的跑跑皇帝。

作为一个有抱负的人,史进的心里是彻底失望了,他对赵氏王朝是彻底失去了信心。本来他想的是:如果新登基的皇帝赵构是一个可造之材,那他就归降朝廷,帮助朝廷干一些利国利民的好事。

现在看来,他的这个理想实现不了,史进便想的是:实在不行,就自己建立一个王朝吧!来实现让百姓们安居乐业,有饭吃、有衣穿的一个大同社会。

既然确定了自己的计划,史进便决心开始逐步进行实施。首要的是需要人,需要人才。

所以他加紧了对史家子弟武艺的传授,甚至扩大到了非史家子弟,一时间竟然有五六百人了。

他又派人分别到大名府去请花荣之子花逢春、秦明之子秦亮等一些故交,又给明教总坛王宗石教主去信,报告了自己这边的情况。

一切都在准备之中,史进在等待时机,等待一个天时地利人和的时机。

这一日,史进闲来无事,便带着三名堂弟史文、史武和史威外出闲逛。

史武本来是流浪在外的,史进回来之后,他在外得到风声,也返回了史家庄,加入了史进的习武队伍。

史文乃是史进远房的兄弟,他是个读书人,从小除了诸子百家的书遍读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