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前所未有的危机 (第1/2页)
其实要不是荣国夫人年龄大了,张俊还有五个成年儿子,黑心奸商王有志未必不动这个心思。后世网络小说上有很多这种情节,他作为网络文青,娶富寡妇牟取巨额家产,一点心理负担都木有。
他跟曹孟德还不一样,不但“汝妻吾养之”,还想“汝财产吾理之”。至于“汝子”,要看情况,年龄小还行,大了不是给自己找麻烦嘛。
吴翠翠已经控制了张府的大半财产,也用不着他去娶有钱的老寡妇。荣国夫人年轻的时候再漂亮,现在也要自称“老妇”了。王有志见过几回荣国夫人,没有半点兴趣。
他自回江南后,就一直顺风顺水,也不想委屈自己。现在把持了工部,南宋几乎所有的国企都归他管了。他早在军器所,就开始大刀阔斧进行改革,大部分工头和小吏不是被他抓起来,就是被赶走。
收拾完小吏,再收拾官员就容易多了,因为他们已经被架空了。这些人大部分不是专业技术官僚,账目也不清,很容易被抓住把柄。
虽然有些人背后也有势力,但面对后党灵魂人物,琅琊王氏领军人物,官家的宠臣,南宋金融界总瓢把子,大宋商业秩序的守护者,伟大的东方帕夏(大食商人麻哈语),就不够看了。
一番操作下来,从军器所到整个工部,终于被他整顿好了。不过他不知道一场空前的危机已经逼近了。人最大的威胁从来都不是他的博弈对手。
织造行会公所,一些人聚在一起商量。一个厂主痛心疾首地说:“又砸了两家,这样下去大家都要关门了。”其他几个人附和着,也都一副担惊受怕的样子。
随着王有志“发明”的纺织机械普及,小织户终于撑不住,纷纷破产。不仅城里的织户,就是乡下很多农户,也纷纷陷入贫困。
原来很多农户能穿丝履,那是因为他们虽然是佃户,但同时家里还搞纺织。“东南乡妇女日织三匹者”,熟练的村妇一天能织三匹绢,不熟练的也能织两匹。
由于农户不把人力成本计算在内,而且有些人根本就是自己养蚕抽丝,成本还不到一贯钱。当初一匹绢收购价五贯钱的时候,一个熟练的村妇一天就能赚十二三贯。
一个月下来三百七十多贯,再加上其他收入,一年接近两千贯,生活怎么能不好呢?比北方大部分中小地主收入都多。
而自从王有志的“财神机”普及甚至升级后,丝绸的价格一跌再跌。虽然城里的价格还是两三贯,但收购价也就一贯多。农户很少能到城里去卖,而由于大量的工厂出现,到乡下来收绢的商贩几乎没有了。
富裕的农民一下子变得勉强温饱。而城里的小作坊早就破产了,小业主沦为工人,有的甚至连流落街头。即便是以家庭为单位的织户,也没等来丝绸价格上涨,而最终破产。
与此同时,在适合架设大型水车的河岸,很多有钱有势的人展开争夺,频繁发生大规模械斗。无数在这些地段生活的农民被赶走,流离失所。
王有志的工业革命,给朝廷和富人创造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财富,而大量农民和织户倾家荡产。这些人很自然地恨上了机器,顺带也恨上了王有志。于是富人叫他“王财神”,穷人叫他“王绝户”。
本来就有怒气,再加上有人挑唆,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砸绝户”运动就开始了。愤怒的工人和农民组织起来,到各个工厂去捣毁机器。
织造行会早就不再代表织户利益,而是从一个劳资不分的行业组织,变成了纺织工厂主的商会。
大工坊从王有志上次没走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使用“财神机”了。王有志北逃后,因为已经可以白用,任意仿制和改进,织造工会甚至成了一个山寨研发和推广中心。
王有志回来后,并没有追究他们的责任,还饶有兴致地参观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